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08 17: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周的建立
2、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A和B
3、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4、对商朝灭亡、西周建立起关键作用的战争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5、夏、商、周是以(  )为主的国家
 A、农业   B、手工业   C、畜牧业   D、商业
6、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7、围魏救赵发生的著名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8、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9、我国出现新农具是在(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10、我国使用牛耕至少是在(  )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1、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  )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  C、青铜的出现 D、以上三项
12、春秋时期,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工程  B、内江工程   C、外江工程
13、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变法最显著的是(  )
 A、李悝变法  B、商鞅变法  C、吴起变法
14、我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渐确立起来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和战国交替时期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时候开始的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1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一书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军事天地》
18、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D、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
19、战国时期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20、战国时期,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1、我国奴隶制开始于(  )
 A、黄帝时期  B、尧舜时期  C、禹时期  D、启时期
22、我国青铜器出现在(  )
 A、原始社会中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
23、强调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人是(  )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墨子
24、写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孙武
25、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C、各国的社会变革      D、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6、奴隶社会朝代更替顺序是(  )
 A、夏 商 东周  西周 战国  B、夏→西周→商→东周→战国
 C、夏→商→西周→春秋      D、夏→商→西周→战国
二、填空题 
1、我国奴隶社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奴隶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统治阶级,_______________是被统治阶级。
3、禹死后,由_______继位,成为夏朝的第一个国王,从此“__________”代替了“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
4、公元前___________年,______灭了夏朝,后来商王盘庚迁都到_________后人又称商朝为_____________。
5、公元前_________年,周武王联合西方的小国、部落与_________在_______大战,这是古代的一次著名的战争。
6、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爆发了___________,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
7、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___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_____等。
8、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闻名的“___________”文化,那里出土的_____________、大型_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9、公元7世纪后期,晋和楚在________大战,_______大败_______,从此,___________成为中原霸主。
10、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著名的战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都太守_______在泯江中游修筑的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___________工程。
12、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_________阶级和___________阶级之间的矛盾。
13、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__”,据说来源于_______朝,到______朝时历法逐渐完善,战国时期测出一年有______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14、屈原生活在_______时期的_______国,其代表作_____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15、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_______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________乐器,其中以整套的_________最为珍贵。
16、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迁都_________,史称_______,东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时期。
17、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战国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19、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0、商朝人刻写在_______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__________,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三、按要求填表
姓名 时期 学派 著 作 主 要 思 想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四、问答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的变法在历史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3、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