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课前预习】
1、 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2、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
羽,建立汉朝?
【课前小练】
1.公元前 年, 、 领导农民
在 发动起义。并在 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第 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 精神,鼓舞后世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
2、公元 年, 在 以少胜利多击败秦军主力。公元 年, 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3、公元 年, 建汉,史称 ,
都 。
【重难解析】
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当堂评价】
1、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2、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有
①善于用人 ②有关中作为后方 ③约法三章 ④军力强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4、“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事件分别发生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归纳与反思】
【课后作业】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1:秦灭六国示意图 图2: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 图3:秦末农民战争示意图
(1)图1展现了怎样的历史史实?出现这一历史史实的原因有哪些?
(2)图2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发掘的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什么原因呢?
(3)考古发现图2的一个中军俑坑没有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4)图3所呈现的史实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先后起来反抗的起义军有哪几支?他们各自作出了怎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