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单元概述】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焚书坑儒,控制人民的思想;北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的进攻。然而秦朝的暴政注定它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最终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前期,文景之治,统治者励精图志,汉武帝完成大一统。两汉与北方民族匈奴时战时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秦汉是文化昌盛的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世界领先,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华佗和张仲景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在东汉时兴起。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秦兵马俑体现了秦汉时期极高的雕塑水平。
【知识结构】
一、 秦朝的兴亡
二、西汉的统治
三、东汉的统治
建立:公元______年,西汉皇族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_______
四、两汉的经济
商业:东西二京:西汉都城_____和东汉都城_______规模宏大,前者人口有_____左右
后者在_______以上。长安城有专门商业区,叫做“_____”
5、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6、 昌盛的秦汉文化
艺术:_____________轰动世界,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真题解析】
1.【2007常德】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所起的作用的理解和区分,A选项是承认土地私有,保证了新兴地主的地位;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正确答案D。
2.【2007 日照】“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解析】小说《封神榜》反映了商朝末年的情景,而商朝末年的有名暴君是纣,“炮烙之刑”是他统治时期最典型的酷刑。正确答案是B
【知识运用】
单项选择题
1.(2007·滨洲市中考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友哉!”诗中所赞颂的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了文字 D.统一货币、度量衡
2.请你仔细看看下边《货币统一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 大禹建夏“家天下” B.诸候争霸战火烧 C.商鞅变法促发展 D.一统江山是朝
3.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军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
1 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07·内江市中考题)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管理监察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大尉 D。户部尚书
5.(2007·淄博市中考题)秦始皇雄才大略,开创封建中央集权制之先河。其重要举措是( )
A.推行郡县制 B。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C。开创科举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2007·黄石市中考题)中国古文字①金文②隶书③甲骨文④小篆,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7.(2007·济宁市中考题)对右图人物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统一全国②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③接受董仲舒建议,被告焚书坑儒④派张骞出使西域⑤修筑长城⑥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A.①②④⑥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8.“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9.(2007·汕头市中考题)某电视台举行“我爱我家”知识竞赛,其中有道题:“广东大部分地区在秦朝时属于下列哪一个郡管辖?”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
A.象郡 B。桂林郡 C。辽东郡 D。南海郡
10.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
A. 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 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11.“文景之治”是指 ( )
A. 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局面
B.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 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 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12.(2007·宜昌市中考题)秦始皇、汉武商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13.西汉的鼎盛时期是(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14.(2007·重庆市中考题)下列历史事件与汉武商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B.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候王的势力
C. 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以夹击匈奴
D. 赐给日本的委奴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
15.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 )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16.洛阳白马寺(下图)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秦朝
17.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详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资治通鉴》
18.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 ( )
A.农业 B。冶铁业 C。冶铜业 D。丝织业
19.(2007·南阳宛城区中考题)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自发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旨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这位医学家是 ( )
A.黄帝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20.(2007·恩施州中考题)秦始皇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下列实物图片与它有关的是 ( )
A. B. C. D.
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请回答:
(1) 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 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能对此说法作出评价吗?(注意人物要全面)
22.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1) 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2)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3)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简答题
23.如果你是秦始皇时的大臣,在他采取了一些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后,你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
24.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你怎样评价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的现象?
中考导航
25.(2008·预测)刘潇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西安②洛阳③河西走廊④敦煌⑤太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⑤ D.②③④
26.(2008·预测)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向和新,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
(2)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是什么?
(3)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27.(2008·预测)西汉初年,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社会安定的措施?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对农民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请你说说在当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采取哪些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措施。(要求:至少提出两条措施)
秦的疆域:东到_______,西到_____,北至_______,南达_______
军事上
1 派将军_____率军北击匈奴,修筑西起________、东到______的万里长城
2 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____,沟通了_____和______两大水系
经济上:统一货币和___________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以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_
思想上:实行“_________”,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加强中央集权
1 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
2 在中央政府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地方推行_______制
政治上
巩固统一
意义: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________
1 自____以后,东方各国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2 公元前230年到_____年,秦灭六国
过程
条件
1 人心所向,战争连年,人民渴望统一
2 物质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3 理论依据:法家的思想和主张
完成统一
1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繁重的______严酷的______
2 直接原因:戌边误期,按律当斩
原因
1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______的农民起义
2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
残暴的统治
意义
结果
1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以少胜多,战胜秦军主力
2 刘邦直逼_______,秦朝灭亡
经过
1 公元前____年,陈胜、_____领导______起义
2 在________建立政权
3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和_____领导起义军继续进行反
秦斗争
秦末农民起义
大一统
政治:接受_____的建议,削弱侯国,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接受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
教育:举办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推行儒学教育
用人:重用人才,鼓励推荐人才
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1 西汉初年,吸取_______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2 文帝、景帝奖励_______,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3 提倡________,并以身作则
4 重视“______”,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文景之治
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史称_____
大一统的汉朝
作用:______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
1 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2 惩处贪官污吏
3 作用清廉官吏
措施
光武中兴
丝织业:当时已经使用____,而且______技术非常高,
能织出精美的花纹
东汉南阳太守______发明了________
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_______年
从汉代开始________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冶铁业
手工业
西汉的耕犁安装了______,比欧洲早_______多年
牛耕普遍使用________的耕作方法
西汉时发明了新型播种工具__________
耕作技术改进
______下令治理黄河,新临治河工地
东汉明帝令______主修河
治理黄河
农业
匈奴与汉朝的关系
张骞通西域
汉元帝:把______嫁给呼韩单于,促进汉匈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原因: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
地区:夺取______和_____地区
经过:公元前____年,派______、霍去病出击匈奴,在漠北大战
结果: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汉武帝
汉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匈关系
铁器被广泛运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_______,开始垦田种谷
经济
政治:秦汉之际,_______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匈奴兴起
西域:两次时,人们把现今甘肃_____和_____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
远的的地方称为西域
张骞通西域
目的:联络______共同夹击匈奴
过程:公元前_____年和公元前______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结果:了解西域见闻及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时间:公元前60年
职责:总管西域事务
意义:从此,今_______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建立西域都护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____→今新疆地区→______→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____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
1 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 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史记》
价值
体例:我国第一部______通史
内容:记述了从____到_____时期的史事
土生土长的宗教,_____时期兴起。创始人之一叫_______
尊老子为教主,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道教
佛教:起源于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____时,有的地方兴建起佛寺
宗教
科技
医学
东汉华佗:制成“______”,还编制了“______”
东汉张仲景:写成《____》,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后世尊称他为“____”
天文:东汉____发明_____,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数学:成书于东汉时期的《____》,总结了_____以来的数学成就
_____时期,已出现用于书写绘画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宦官______改进造纸术,有利于文化传播
造纸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