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西汉建立的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知识回顾东汉
公元 25年
刘秀建立
都城洛阳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 两汉的更替 (选学)
四.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想一想?牛车一.“文景之治”
1.汉初社会经济情况: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景帝汉景帝后期的经济情况文景之治下的社会:
“为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 (<<汉书.食货志>>)想一想:
汉高祖、文帝、景帝时都采取了什么政策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呢?归纳:汉初统治者(汉高祖、汉文帝、 汉景帝)采取的统治措施 (重点):1.轻徭薄赋
2.重视农业、奖励农桑
(经济恢复和发展)
3. 提倡节俭
4.“以德化民” (社会安定)
想一想:有什么启示?结论:成由俭,败由奢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文帝霸陵4.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面.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即位后面临哪些烦恼?如何解决?烦恼一:如何削弱藩国势力?推恩令汉武帝说, “此计甚妙!”请问,是何计?“推恩令”Good idea!“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Good idea!汉武帝说, “此计甚妙!”请问,“妙”在何处? 诸候国 嫡长子 长子次子中央统辖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比较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央政策的实行。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2.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韩非子儒家道家法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结合材料阅读P6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从矣。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主要内容: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为了使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政治局面.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重点):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
军事上: 反击匈奴
思想文化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太学
汉武帝的一系列统治措施是大一统的鼎盛局面能够出现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呢?
物质基础:
主观条件: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三.两汉更替信息表你知道什么叫光武中兴吗?请你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比比看,谁讲得最好. 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 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
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秦始皇四.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功劳:
政治上: 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 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 统一文字。
军事上: 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秦始皇
功劳:
政治上: 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 兴修水利。
文化上: 在长安兴办太学;
在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军事上: 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想。汉武帝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列一个关于汉武帝和秦始皇功过的图表作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