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06 08:50:0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18、三国鼎立
曹 操
粉白脸,
细眉长目。
在脸谱中
白色象征
阴险疑诈。
一、官渡之战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延津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曹胜袁败
以少胜多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影响
官渡之战
阅读课本102页正文第二段及 103页正文第一段,完成表格
动脑筋: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政治上:
经济上:
将领 素质上:袁绍
曹操
战术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战术得当
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重用人才
(阅读导入框)
(阅读102页第一段)
(阅读103页小字部分)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三顾茅庐
二、赤壁之战



今湖北嘉鱼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战名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袁绍 曹胜
袁败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曹败
孙刘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阅读课本103—105页第一段完成表格
思考: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是天意吗?
失败原因: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根本原因: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 不成熟。
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丕
刘备
孙权
220年
221年
222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国名
顺序
222年
孙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221年
刘备称帝
国号汉
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连线题:
魏 丝织业发达
造船业发达
蜀 蜀锦行销三国
船队到达夷洲
吴 兴修水利工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
联军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袁绍
曹操
刘备
孙权
战名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袁绍 曹胜
袁败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曹败
孙刘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阅读课本103—105页第一段完成表格
战名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丕
刘备
孙权
220年
221年
222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国名
顺序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国名
顺序
200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 统一北方奠基础。 老骥伏枥志千里,208年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赤壁之战定大局,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定都建业吴旗举。
三国经济大发展,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造大船,联系内地与台湾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课堂练习:
1、曹操生活在( )
A.东汉末年 B. 三国时期
C.魏国时期 D. 蜀国时期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A
B
3、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势力不断增强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强敌袁绍
A
4、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A
5、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6、三国鼎立之势能够形成的关键是( )
A.孙权和刘备的力量一直与曹操相当
B.曹操的力量不足以与孙刘联军抗衡
C.赤壁之战的结果
D.官渡之战的历史影响
B
C
中考链接题
1、(2006、湖南常德)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A.曹丕废汉自立时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A
A
2、(2006、山东济宁)下列关于三国经济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甘薯在魏国大量种植
B.魏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C.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D.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