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2)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06 15: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暴君) 灭亡时间 相关问题
夏 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桀 公元前1600年 启继承父位标志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建立意义: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国家机构: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商 公元前1600年 汤 亳、殷 纣 公元前1046年 1、商的兴盛原因:汤是为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做大臣。①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②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2、盘庚迁殷。(由于水患和政治动乱)3、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施用炮烙之刑。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公元前771年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任用贤人姜尚等。西周的分封制:分封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分封的内容:土地、平民和奴隶③分封对象:亲属、功臣等④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⑤分封的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是西周金字塔型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中的第五层:平民。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手工业 青铜铸造业 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②夏:种类增多③商:灿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④西周: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青铜文化的特点:①规模大 ②品种多 ③工艺高超④分布广泛⑤应用普遍等。
三星堆文化 概况 与商周同期,地点:成都平原
代表 青铜面具 青铜直立人 青铜神树
陶瓷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时,我国能烧原始青瓷
玉器制造业 夏商周玉器制造兴盛
农业 商周,“五谷”齐全,知选种、施肥、治虫害
西周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以农业为主
畜牧业 商朝家畜家禽品种齐全,有牲畜圈栏和专门牧场
总结 青铜文明的含义: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构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奴隶的悲惨生活:①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悲惨。②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被迫在田野里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里作工。③晚上,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走,奴隶主给他们戴上枷锁。④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商朝的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