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22 09: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内容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重点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知识结构】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 省 县。 2、距今年代:距今约 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生产生活:已经会制造 和知道 。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 的山洞里。 2、距今年代:距今约 年至 年。
3、体质特征:保留了 的某些特征, 分工明显。
4、生产生活:使用打成的 和砍成的木棒;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 生活;会使用 ,会保存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三、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 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2、距今年代:距今约 年。 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 。4、生产生活:使用 石器,已掌握
和 技术;已会 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
【合作探究—潜能开发】
一、结合P4《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示意图,想一想北京人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火”的?
二、观察P5《山顶洞人的生活》示意图,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三、试从体质特征、使用工具、用火情况、组织生活四个方面,说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分层训练—能力升级】(带★的为选做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李海同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很有探究兴趣, “十一”准备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的遗址去考察,你建议他应去(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2、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劳动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是否群居
3、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的风貌,北京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古猿
4、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欢欢”的原型是“火”,被称为“火娃”。火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哪些重大作用①烧烤食物②照明御寒③驱赶野兽④促进体质和脑的进化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5、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那么你可能做得事有哪些①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②用骨针缝制衣服③用磨制的小石珠、贝壳来美化自己④能把骨头、石头钻孔(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请参考例题从史实中得出相应推论。
例题:史实:北京人遗址上较大的灰烬层有4个,第四层的灰烬层最厚处超过6米。
推论:北京人知道用火,并学会了保存火种的方法。
史实:从北京人遗址的第13层上出土了几件打制石器。推论:
【课时】2. 原始的农耕生活
【内容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重点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知识结构】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距今约 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 流域。已使用 石器,在世界上最早种植 。
2、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 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 ,方便了饮水;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 ,简单的 和原始 。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距今约 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 流域。已普遍使用 石器,在世界上最早种植 。
2、半坡原始居民住在 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 ,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已会纺线、织布、 。
3、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 、渔钩打猎捕鱼。
【合作探究—潜能开发】
一、材料解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力,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1、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
2、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生产生活出现什么新变化?
3、列举这一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分层训练—能力升级】(带★的为选做题)
一、选择题
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原始居民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2、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居民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烧制 D玉器的加工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 )
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以采集、狩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二、试从以下史实中得出相应推论
史实:半坡遗址出土了一个陶制纺轮,直径6厘米,中间有一圆孔,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
推论:
【课时】3. 华夏之祖
【内容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重点难点】黄帝。禅让的含义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知识结构】
一、炎黄战蚩尤
1、距今约 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 部落和 部落联合起来,在 一战中大败 。 、 部落结成联盟,逐步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黄帝----“人文初祖”
2、主要贡献:相传,黄帝建造 ,制作 ,教人们 ,发明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 ,他的属下 发明文字, 编出乐谱。
3、深远影响: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黄帝被后人尊成为“ ”;海外华人常自称为“ ”。
三、尧舜禹的“禅让”
4、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 、 。其中,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5、尧舜禹时期,通过征求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 。
6、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 社会开始。
【合作探究—潜能开发】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2、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分层训练—能力升级】(带★的为选做题)
一、选择
1、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中华民族又称为华夏族,那么华夏族形成的主体是( )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 A禹 B炎帝 C黄帝 D尧
3、中新网2009年4月3日电 台湾当局“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在台北举行,马英九亲自主持,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的台湾当局领导人。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A人文初祖 B龙的传人 C炎黄子孙 D中华始祖 ( )
4、苏辙的《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 )
5、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 )
A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B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C禹建立夏朝时 D舜任联盟首领时
★二、判断题:阅读材料,对材料分析进行判断。
相传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曾在会稽山召集许多部落首领。去朝见的首领都拿着礼品,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迟到了,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斩杀了防风氏。这说明原始社会发展到末期,产生了什么变化?
A 禹拥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和特殊地位。( )B 原始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 )
C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严重。(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