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学案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习目标:掌握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早期原始居民、原始农耕文明、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复习重点:早期原始居民、原始农耕文明、黄帝──“人文初祖”。
复习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正确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一、链接历史
早在170多万年以前,我国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为什么这样称呼自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漫长的原始社会。
二、我所了解的历史
(一)原始居民概况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___ 年的生活在_______省_______县的______人。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年的北京的_______山洞里。
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______ 年的_______ 洞穴里。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____年的_____流域的___省____市。
5.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____年的_____流域的____省_____市。
6.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____年的____流域的____省____市。
7.炎帝和黄帝是生活在距今___年的____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相传他们在____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此后炎黄部落发展形成__族。
8.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通过_______的办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在约_______年建立的_______朝,_______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_______ 制国家的_______。
(二)原始居民的生活
1.元谋人已经会______和知道用______了。
2.北京人使用____石器和木棒等原始工具,会使用____火,过着______生活。
3.山顶洞人仍使用______石器,但已掌握______和______技术。会______火,用______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过着______生活。
4.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______石器,用______耕地,种植______。住着______房子,会挖掘______,饲养______,制造______和制作______。
5.半坡原始居民使用______石器,用______耕地,种植______。住着______房子,饲养______,制造______陶,会___、____、制衣。
6.大汶口原始居民使用______石器,制造______陶。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______和______。
7.相传,黄帝建造_____,制作______,教人们______,发明______,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______发明养蚕缫丝,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
8.尧舜禹时期是通过______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
三、探索发现历史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2. 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海蚶壳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5.大汶口墓葬里,出现随葬品多少悬殊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6.为什么把黄帝称为“人文初祖”?
7.你对关于黄帝的神话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
8. 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实力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请说明理由。
9.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试用学过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四、展示设想
通过小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你准备展示哪些内容,以怎样的形式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参考答案:
1.体态特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等。
2.可以从几条渠道得到火: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3.相同点:都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会造房子,制陶等;不同点:地域不同,农作物不同,房子不同等。
4.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5.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6.见课文。
7.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8.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9.提示: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出现原始的农耕经济,四五千年前的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第一个王朝——夏朝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