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07 19:21:10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以下问题,不适合普查的是(?? )
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了解全班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D.?进入地铁站对旅客携带的包进行的安检
2.在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我市正在销售的酸奶质量情况??????????????????????B.?了解某校初三年级学生期末立定跳远成绩 C.?了解全市中学生对雄安新区的关注程度???????????????D.?对全市小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情况调查
3.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 )
A.?400名学生???????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的体重???????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4.如图,是某商场2013年至2017年销售额每年比上一年增长率的统计图,则这5年中,该商场销售额最大的是(???? )
A.?2017年???????????????????????????????B.?2016年???????????????????????????????C.?2015年???????????????????????????????D.?2014年
5.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下图是甲、乙纺织厂的出口和内销情况.从图中可看出出口量较多的是(??? )
A.?甲?????????????????????????????????B.?乙?????????????????????????????????C.?两厂一样多?????????????????????????????????D.?不能确定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成绩结果统计如下表:成绩在91---100分的为优胜者,则优胜者的频率是(?? )
A.?35%?????????????????????????????????????B.?30%?????????????????????????????????????C.?20%?????????????????????????????????????D.?10%
7.为了了解噪声污染的情况,某市环保局抽样调查了80个测量点的噪声声级(单位:分贝),并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从左至右前四组的频率分别是0.15,0.25,0.3,0.2,且噪声声级高于69.5分贝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而需对附近区域进行治理的测量点有(?? )
A.?5个?????????????????????????????????????B.?8个?????????????????????????????????????C.?12个?????????????????????????????????????D.?15个
8.为积极响应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B.?样本容量是200 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
9.为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调查了4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B.?该调查的方式是普查 C.?2000名学生是样本?????????????????????????????????????????????D.?样本容量是400名学生
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
A.?调查我省初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B.?调查奥运会参赛队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C.?调查一架隐形战斗机所有零部件的质量???????????????D.?调查某班学生对“新闻联播”的知晓率
11.如图是某市某中学八年级 班学生参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部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八年级(1)班参加这三个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总人数为 30人 B.?在扇形统计图中,八年级 (1)班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 82° C.?八年级(1)班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为 6人 D.?若该校八年级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2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约有 60人
12.某班有 48位学生,每人抛 10次硬币,统计正面向上次数依次为 0, 1,2,…, 10的人数,得到直方图(如图),记正面向上次数为4,5,6的人数和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为 P,则 P的值(? ?)

A.?小于0.65????????????B.?在 0.65与 0.70之间?????????????C.?在 0.70与 0.75之间?????????????D.?大于 0.75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3.如图所示是某中学七、八、九年级为贫困山区儿童捐款的统计图,已知该校七、八、九年级共有学生2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七、八、九年级共捐款________元.
14.某校对初一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视力普查,得到如下统计表,则视力在4.9≤x<5.5这个范围的频率为________.
视力x
频数
4.0≤x<4.3
20
4.3≤x<4.6
40
4.6≤x<4.9
70
4.9≤x≤5.2
60
5.2≤x<5.5
10
15.某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分型号按同样的比例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6件,则可以推断n理论上是________.
16.如图是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科普类的人数是10人,那么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是________人.

17.某学习小组,对我市居民家庭年收入进行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图,家庭年收入的众数为________元;这些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为________元.

18.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n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9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那么估计盒子中小球的个数n为________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9.(6分)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掠夺性使用森林资源,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沿黄某地区为积极响应和支持“保护母亲河”的倡议,建造了长100千米,宽0.5千米的防护林.有关部门为统计这一防护林共有多少棵树,从中选出10块防护林(每块长1km、宽0.5km)进行统计.
(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是什么?
(2)请你谈谈要想了解整个防护林的树木棵数,采用哪种调查方式较好?说出你的理由.
20.(12分)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 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 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 天中,行人交通违章 次的有多少天?
(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
(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 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21.(12分)为了解某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的生活方式,调查小组设计了“阅读”、“锻炼”、“看电视”和“其它”四个选项,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该市部分市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共调查了________名市民;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市共有480万市民,估计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
22.(12分)学校九年级共有50名女同学选考1min跳绳,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她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表(注:6~7的意义为大于等于6分且小于7分,其余类似).
???????????????????? 频数分布表
等级
分值
1min跳绳数/次
频数
A
9﹣10
150﹣170
4
8﹣9
140﹣150
12
B
7﹣8
130﹣140
17
6﹣7
120﹣130
m
C
5﹣6
110﹣120
0
4﹣5
90﹣110
n
D
3﹣4
70﹣90
1
0﹣3
0﹣70
0
(1)等级A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
(2)求m、n的值;
(3)在抽取的这个样本中,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请你帮助老师计算这次1min跳绳测试的及格率[6分以上为及格].
23.(12分)为了解某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的实验成绩等级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县若干名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抽取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
成绩等级
A
B
C
D
人数
60
x
y
10
百分比
30%
50%
15%
m
请根据以上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________名;
(2)表中x,y和m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________,y=________,m=________;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4)若将抽取的若干名学生的实验成绩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
24.(12分)某校九年级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某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表,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B、E两组发言人数的比为5:2,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样本容量是________,并补全直方图________;
(2)该年级共有学生800人,请估计该年级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次的人数;
(3)已知A组发言的学生中恰有1位女生,E组发言的学生中有2位男生,现从A组与E组中分别抽一位学生写报告,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都是男生的概率.
浙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
参看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A 9.【答案】 A 10.【答案】 A 11.【答案】 B 12.【答案】 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3.【答案】 25180. 14.【答案】 0.35 15.【答案】 80
16.【答案】 4 17.【答案】 2400;2080 18.【答案】 30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 19.【答案】(1)解:总体:建造的长100千米,宽0.5千米的防护林中每块长1km、宽0.5km的树的棵树;
个体:一块(每块长1km、宽0.5km)防护林的树的棵树;
样本:抽查的10块防护林的树的棵树
(2)解:采用抽查的方式较好,因为数量较大,不容易调查
20.【答案】(1)解:依题可得: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8次.
? 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5天.
(2)解:补全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
(3)解:第一次调查,平均每天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为:
=7(次).
∵7-4=3(次)
∴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3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21.【答案】(1)2000
(2)如图
(3)晚饭后选择锻炼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400÷2000=20%,
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为:480×20%=96(万).
答:该市共有480万市民,估计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为96万.
22.【答案】(1)32% (2)根据题意得:(17+m)÷50=64%,解得;m=15,.∵m+n=50﹣(4+12+17+1)=16,∴n=1; (3)7~8 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及格人数是:4+12+17+15=48(人),∴及格率: ×100%=96%.答: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人数是48人,及格率是96%.
23.【答案】(1)200 (2)100;30;5% (3)解: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4)解:由题意可得,
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360°=18°,
即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8°
24.【答案】(1)50; (2)解:F组发言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0%,
所以,估计全年级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次的人数为:800×(8%+10%)=144(人)
(3)解:∵A组发言的学生为:50×6%=3人,有1位女生,
∴A组发言的有2位男生,
∵E组发言的学生:4人,
∴有2位女生,2位男生.
∴由题意可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情况,所抽的两位学生恰都是男生的情况有4种,
∴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都是男生的概率为 。
浙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以下问题,不适合普查的是(?? )
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了解全班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D.?进入地铁站对旅客携带的包进行的安检
【答案】 A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A符合题意;
B.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适合普查,故B不符合题意;
C. 了解全班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适合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
D. 进入地铁站对旅客携带的包进行的安检适合普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且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不准确,只是近似值。再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2.在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我市正在销售的酸奶质量情况??????????????????????B.?了解某校初三年级学生期末立定跳远成绩 C.?了解全市中学生对雄安新区的关注程度???????????????D.?对全市小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情况调查
【答案】 B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A、了解我市正在销售的酸奶质量情况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了解某校初三年级学生期末立定跳远成绩适合普查,故B符合题意;
C、了解全市中学生对雄安新区的关注程度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
D、对全市小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情况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普查适合于工作量比较小,对调查结果要求比较精准,调查的过程不具有破坏性及危害性等的调查,根据度普查方式的要求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3.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 )
A.?400名学生?????????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的体重?????????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答案】 D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即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故答案为:D。 【分析】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
4.如图,是某商场2013年至2017年销售额每年比上一年增长率的统计图,则这5年中,该商场销售额最大的是(???? )
A.?2017年???????????????????????????????B.?2016年???????????????????????????????C.?2015年???????????????????????????????D.?2014年
【答案】 A
【考点】折线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
增长率在减小,但销售额在增大,
所以,该商场销售额最大的是2017年.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增长率在减小,但销售额在增大,从而可得到商场销售额最大的是2017年。
5.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下图是甲、乙纺织厂的出口和内销情况.从图中可看出出口量较多的是(??? )
A.?甲?????????????????????????????????B.?乙?????????????????????????????????C.?两厂一样多?????????????????????????????????D.?不能确定
【答案】 D
【考点】扇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因为从扇形统计图中只能看出“出口”与“内销”所占的比例,而看不出具体的数额,
所以无法进行比较哪个纺织厂出口量较多,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从扇形统计图中只能看出“出口”与“内销”所占的比例,而看不出具体的数额,所以无法进行比较哪个纺织厂出口量较多。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成绩结果统计如下表:成绩在91---100分的为优胜者,则优胜者的频率是(?? )
A.?35%?????????????????????????????????????B.?30%?????????????????????????????????????C.?20%?????????????????????????????????????D.?10%
【答案】 B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优胜者的频率是18÷(1+19+22+18)=0.3=30%.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统计表即可发现本次参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 的人数是60人,而 成绩在91---100分的只有18人,用成绩在91---100分的 人数除以本次参加竞赛的总人数即可算出优胜者的频率 。
7.为了了解噪声污染的情况,某市环保局抽样调查了80个测量点的噪声声级(单位:分贝),并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从左至右前四组的频率分别是0.15,0.25,0.3,0.2,且噪声声级高于69.5分贝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而需对附近区域进行治理的测量点有(?? )
A.?5个?????????????????????????????????????B.?8个?????????????????????????????????????C.?12个?????????????????????????????????????D.?15个
【答案】 B
【考点】频数与频率,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解答】解:∵从左至右前四组的频率分别是0.15,0.25,0.3,0.2, ∴ 噪声声级在69.5 ~74.5的频率为:1-0.15-0.25-0.3-0.2=0.1, ∵ 噪声声级高于69.5分贝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80×0.1=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噪声声级在69.5 ~74.5的频率,然后列式就可求出结果。
8.为积极响应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B.?样本容量是200 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
【答案】A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样本容量是50÷25%=200,所以B正确,
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 =10%,所以C正确,
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1500×60%=900人,所以D正确,
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60%-25%-10%)=18°,所以A不正确.
故选:A.
分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要综合运用,结合统计图的数据,正确的分析求解得出答案.
9.为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调查了4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B.?该调查的方式是普查 C.?2000名学生是样本?????????????????????????????????????????????D.?样本容量是400名学生
【答案】 A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 该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A. 【分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依此即可得出答案.
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
A.?调查我省初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B.?调查奥运会参赛队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C.?调查一架隐形战斗机所有零部件的质量???????????????D.?调查某班学生对“新闻联播”的知晓率
【答案】 A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A、调查我省初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由于调查范围广,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故A符合题意; B、调查奥运会参赛队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由于运动员的数量有限,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 C、调查一架隐形战斗机所有零部件的质量,为了保证质量,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某班学生对“新闻联播”的知晓率,由于被调查的对象数量有限,因此采用全面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普查一般适用于范围小,容易掌控、不具有破坏性,故可对B、C、D作出判断;抽样调查一般适用于调查的范围广,可对A作出判断。
11.如图是某市某中学八年级 班学生参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部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八年级 班参加这三个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总人数为 人 B.?在扇形统计图中,八年级 班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 C.?八年级 班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为 人 D.?若该校八年级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 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约有 人
【答案】 B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A、∵参加体育的人数为15人,所占的百分比为50% ∴总人数为:人,故A不符合题意; B、∵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20% ∴ 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0%=72°,故B符合题意; C、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为:30-15-9=6人,故C不符合题意; D、 全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约为:200×30%=60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两个图表信息:由参加体育的人数÷参加体育的人数为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可对A作出判断;用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360°,计算可对B作出判断;列式计算可求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可对C作出判断;用参加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可对D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出答案。
12.某班有 位学生,每人抛 次硬币,统计正面向上次数依次为 , , ,…, 的人数,得到直方图(如图),记正面向上次数为 , , 的人数和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为 ,则 的值(? ?)

A.?小于 ?????????????B.?在 与 之间?????????????C.?在 与 之间?????????????D.?大于
【答案】 C
【考点】频数与频率,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解答】解:∵正面向上的次数为:4、5、6的人数分别为:10、14、10 ∵总人数为48人 ∴正面向上的次数为4、5、6的人数和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为 P=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直方图分别求出正面向上次数为4、5、6的人数的和,再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3.如图所示是某中学七、八、九年级为贫困山区儿童捐款的统计图,已知该校七、八、九年级共有学生2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七、八、九年级共捐款________元.
【答案】 25180.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捐款的平均数是:15×32%+13×33%+10×35%=4.8+4.29+3.5=12.59(元),
则七、八、九年级共捐款2000×12.59=25180(元).
故答案是:25180.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算出三个年级的人均捐款的平均数,然后用人均捐款数乘以 该校七、八、九年级 学生的总人数即可算出该校七、八、九年级 捐款的总钱数。
14.某校对初一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视力普查,得到如下统计表,则视力在4.9≤x<5.5这个范围的频率为________.
视力x
频数
4.0≤x<4.3
20
4.3≤x<4.6
40
4.6≤x<4.9
70
4.9≤x≤5.2
60
5.2≤x<5.5
10
【答案】 0.35
【考点】频数与频率,频数(率)分布表
【解析】【解答】解:初一学生的总人数为:20+40+70+60+10=200人, ∴ 视力在4.9≤x<5.5这个范围的频率为: 故答案为:0.35 【分析】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出初一学生的总人数,再求出视力在4.9≤x<5.5这个范围的人数,然后根据频率=频数除以总数,列式就可求出频率。
15.某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分型号按同样的比例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6件,则可以推断n理论上是________.
【答案】 80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 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A种型号产品有16件, ∴设A型号的产品数量为2x,B型号的产品数量为3x,C型号的产品数量为5x, ∴2x=16 解之x=8 样本的容量为:2x+3x+5x=10x=80. 故答案为:80 【分析】设A型号的产品数量为2x,分别表示出B型号的产品数量,C型号的产品数量,再根据A种型号产品有16件,建立方程求出x的值,再求出样本容量为10x,代入求值即可。
16.如图是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科普类的人数是10人,那么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是________人.

【答案】 4
【考点】扇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 解:∵ 科普类的人数是10人, 百分比为20%, ∴总人数为:10÷20%=50(人), ∴其它人数的百分比为:1-20%-32%-40%=8%, ∴其它人数为:50×8%=4(人).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总数=频数÷频率即可求得全班人数,再由频数=总数×频率即可得出答案.
17.某学习小组,对我市居民家庭年收入进行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图,家庭年收入的众数为________元;这些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为________元.

【答案】 2400;2080
【考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
【解析】【解答】由图可看出年收入2400的有50户,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是2400(元);年收入的平均数 2080(元).
故答案为:2400,2080.
【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这组数据的众数填空即可.根据折线统计图分别找出每个数据的户数,然后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即可.
18.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n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9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那么估计盒子中小球的个数n为________个.
【答案】 30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n=30;故答案为 :30. 【分析】根据盒子中黄色小球的数量除以盒子中小球的总数量= 摸到黄球的频率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
19.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掠夺性使用森林资源,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沿黄某地区为积极响应和支持“保护母亲河”的倡议,建造了长100千米,宽0.5千米的防护林.有关部门为统计这一防护林共有多少棵树,从中选出10块防护林(每块长1km、宽0.5km)进行统计.
(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是什么?
(2)请你谈谈要想了解整个防护林的树木棵数,采用哪种调查方式较好?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解:总体:建造的长100千米,宽0.5千米的防护林中每块长1km、宽0.5km的树的棵树;
个体:一块(每块长1km、宽0.5km)防护林的树的棵树;
样本:抽查的10块防护林的树的棵树
(2)解:采用抽查的方式较好,因为数量较大,不容易调查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分析】(1)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根据总体、个体和样本的定义即可解答; (2)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根据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定义及特征进行选择即可.
20.(2017?湖州)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 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 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 天中,行人交通违章 次的有多少天?
(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
(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 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答案】(1)解:依题可得: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8次.
? 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5天.
(2)解:补全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
(3)解:第一次调查,平均每天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为:
=7(次).
∵7-4=3(次)
∴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3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读出数据.
(2)求出8次的天数,补全图形即可.
(3)求出这20天的平均数,然后再算出交通违章次数即可.
21.为了解某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的生活方式,调查小组设计了“阅读”、“锻炼”、“看电视”和“其它”四个选项,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该市部分市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共调查了________名市民;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市共有480万市民,估计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
【答案】(1)2000
(2)如图
(3)晚饭后选择锻炼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400÷2000=20%,
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为:480×20%=96(万).
答:该市共有480万市民,估计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为96万.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1)本次共调查的人数为:800÷40%=2000,
故答案为:2000.
(2)晚饭后选择其它的人数为:2000×28%=560,
晚饭后选择锻炼的人数为:2000-800-240-560=400.
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图所示.
【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到看电视的人数有800人,而从扇形统计图中可得到看电视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则可解答;
(2)由调查总人数和“其它”所占百分比可求出选“其它 ”的人,则可求出选“锻炼”的人,则可补充图形;
(3)一般把调查中所得到的“锻炼”所占的百分比估计成在总体中“锻炼”所占的百分比,所以先求出调查中选“锻炼”的所占百分比,再估计该市市民晚饭后1小时内锻炼的人数.
22.学校九年级共有50名女同学选考1min跳绳,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她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表(注:6~7的意义为大于等于6分且小于7分,其余类似).
???????????????????? 频数分布表
等级
分值
1min跳绳数/次
频数
A
9﹣10
150﹣170
4
8﹣9
140﹣150
12
B
7﹣8
130﹣140
17
6﹣7
120﹣130
m
C
5﹣6
110﹣120
0
4﹣5
90﹣110
n
D
3﹣4
70﹣90
1
0﹣3
0﹣70
0
(1)等级A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
(2)求m、n的值;
(3)在抽取的这个样本中,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请你帮助老师计算这次1min跳绳测试的及格率[6分以上为及格].
【答案】(1)32% (2)根据题意得:(17+m)÷50=64%,解得;m=15,.∵m+n=50﹣(4+12+17+1)=16,∴n=1; (3)7~8 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及格人数是:4+12+17+15=48(人),∴及格率: ×100%=96%.答: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人数是48人,及格率是96%.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1)等级A人数的百分比是:(12+4)÷50×100%=32%,故答案为:32%;(2)根据题意得:(17+m)÷50=64%,解得;m=15,.∵m+n=50﹣(4+12+17+1)=16,∴n=1;(3)7~8 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及格人数是:4+12+17+15=48(人),∴及格率: ×100%=96%.答: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人数是48人,及格率是96%.
【分析】(1)根据总人数为50人,求出A级里面的人数,可求出所占的百分比,(2)根据B级所占的百分比和求出m,再根据m、n的和求出n即可,(3)根据6分以上为及格,即可求出分数段最多的学生,根据及格率=及格人数除以总数列式计算即可.
23.为了解某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的实验成绩等级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县若干名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抽取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
成绩等级
A
B
C
D
人数
60
x
y
10
百分比
30%
50%
15%
m
请根据以上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________名;
(2)表中x,y和m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________,y=________,m=________;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4)若将抽取的若干名学生的实验成绩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
【答案】(1)200 (2)100;30;5% (3)解: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4)解:由题意可得,
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360°=18°,
即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8°
【考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⑴由题意可得,
本次抽查的学生有:60÷30%=200(名),
故答案为:200;
⑵由⑴可知本次抽查的学生有200名,
∴x=200×50%=100,y=200×15%=30,m=10÷200×100%=5%,
故答案为:100,30,5%
【分析】(1)根据人数除以百分比可得抽查的学生人数; (2)根据(1)中的学生人数乘以百分比可得对应的字母的值; (3)根据(2)得到B、C对应的人数,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4)先计算D类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可得圆心角的度数.
24.某校九年级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某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表,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B、E两组发言人数的比为5:2,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样本容量是________,并补全直方图________;
(2)该年级共有学生800人,请估计该年级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次的人数;
(3)已知A组发言的学生中恰有1位女生,E组发言的学生中有2位男生,现从A组与E组中分别抽一位学生写报告,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都是男生的概率.
【答案】(1)50; (2)解:F组发言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0%,
所以,估计全年级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次的人数为:800×(8%+10%)=144(人)
(3)解:∵A组发言的学生为:50×6%=3人,有1位女生,
∴A组发言的有2位男生,
∵E组发言的学生:4人,
∴有2位女生,2位男生.
∴由题意可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情况,所抽的两位学生恰都是男生的情况有4种,
∴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都是男生的概率为 。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1)∵B、E两组发言人数的比为5:2,E组发言人数占8%,
∴B组发言的人数占20%,
由直方图可知B组人数为10人,
所以,被抽查的学生人数为:10÷20%=50人,
∴样本容量为50人.
F组人数为:50×(1-6%-20%-30%-26%-8%)
=50×(1-90%)
=50×10%,
=5(人),
C组人数为:50×30%=15(人),
E组人数为:50×8%=4人
补全的直方图如图;
【分析】(1)根据B的人数以及占比,可得出样本容量,根据样本容量以及占比,得出C、F的人数,补全直方图。 (2)根据样本的占比,估计出全年级的发言次数不少于12次的人数。 (3)画出树状图,表示出所有的情况,找到两位学生都是男生的情况,从而得出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