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 2.3.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 2.3.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4:40:14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2.3.1 代入消元初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春?广饶县校级月考)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先消去未知数(  )最简便.
A.x B.y
C.两个中的任何一个都一样 D.无法确定
2.(2016春?太康县月考)若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以下各式代入正确的是(  )
A.3x=2(x)+1 B.3x=2(y)+1 C.3x=2(x)+1 D.3x=2x?6x+1
3.(2015?马鞍山二模)已知,则x+y=(  )
A.2 B.3 C.4 D.5
4.(2015春?衡阳县期末)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使得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的变形是(  )
A.由(1),得x= B.由(1),得y=
C.由(2),得x= D.由(2),得y=2x﹣5
5.(2015春?利川市期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6.(2015春?澧县期末)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7.(2015秋?高密市期末)用代入法解方程组较简单的方法是(  )
A.由①得y=x,然后代入②消去y
B.由②得y=2x﹣5,然后代入①消去y
C.将①代入②消去x
D.由②得x=(5+y),然后代入①消去x
8.(2015春?温州校级月考)将方程组 中的x消去后得到的方程是(  )
A.y=8 B.7y=10 C.﹣7y=8 D.﹣7y=10
9.(2015春?唐山期末)已知(2x﹣3y+1)2与|4x﹣3y﹣1|互为相反数,则x,y的值为(  )
A.x=﹣1,y=1 B.x=1,y=﹣1 C.x=﹣1,y=﹣1 D.x=1,y=1
10.(2015春?东台市期中)设(y≠0),则=(  )
A.12 B. C.﹣12 D.
 

七年级下册2.3.1 代入消元初中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春?广饶县校级月考)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先消去未知数(  )最简便.
A.x B.y
C.两个中的任何一个都一样 D.无法确定
【分析】观察方程组第二个方程的特点发现消去y最简便.
【解答】解: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先消去未知数y最简便.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016春?太康县月考)若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以下各式代入正确的是(  )
A.3x=2(x)+1 B.3x=2(y)+1 C.3x=2(x)+1 D.3x=2x?6x+1
【分析】方程组第一个方程变形表示出y,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y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若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以下各式代入正确的是3x=2(x)+1,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3.(2015?马鞍山二模)已知,则x+y=(  )
A.2 B.3 C.4 D.5
【分析】方程组中两方程相加即可求出x+y的值.
【解答】解:,
①+②得:3(x+y)=9,
则x+y=3.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为:加减消元法与代入消元法.
 
4.(2015春?衡阳县期末)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使得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的变形是(  )
A.由(1),得x= B.由(1),得y=
C.由(2),得x= D.由(2),得y=2x﹣5
【分析】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第一步:尽量用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系数较简便的另一个未知数.
【解答】解:A、B、C、D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化简比较容易的”只有D.
故选D
【点评】在用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时,尽量避免出现分数.
 
5.(2015春?利川市期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分析】运用加减消元法,两式相加消去y,求出x的值,把x的值代入①求出y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解答】解:,
①+②得:3x=﹣3,即x=﹣1,
把x=﹣1代入①得:y=2,
则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掌握加减消元法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6.(2015春?澧县期末)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解:,
①﹣②×4得:11y=﹣11,即y=﹣1,
把y=﹣1代入②得:x=2,
则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7.(2015秋?高密市期末)用代入法解方程组较简单的方法是(  )
A.由①得y=x,然后代入②消去y
B.由②得y=2x﹣5,然后代入①消去y
C.将①代入②消去x
D.由②得x=(5+y),然后代入①消去x
【分析】观察方程组第一个方程的特点得到利用代入法消去x较为简便.
【解答】解:用代入法解方程组较简单的方法是将①代入②消去x.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8.(2015春?温州校级月考)将方程组 中的x消去后得到的方程是(  )
A.y=8 B.7y=10 C.﹣7y=8 D.﹣7y=10
【分析】根据加减消元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
①﹣②,得﹣7y=1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是解题关键.
 
9.(2015春?唐山期末)已知(2x﹣3y+1)2与|4x﹣3y﹣1|互为相反数,则x,y的值为(  )
A.x=﹣1,y=1 B.x=1,y=﹣1 C.x=﹣1,y=﹣1 D.x=1,y=1
【分析】利用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列出等式,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x与y的值.
【解答】解:∵(2x﹣3y+1)2+|4x﹣3y﹣1|=0,
∴,
解得:,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2015春?东台市期中)设(y≠0),则=(  )
A.12 B. C.﹣12 D.
【分析】先观察所给方程组与所求代数式的特点可发现,所求代数式中不含未知数y,故可用代入法把y消去,直接求出x、z的比值.
【解答】解:①可变形为y=…③,
把③代入②得,+4z=0,
去分母、移项得,x=﹣12z,
两边同除以12得=﹣12.
故选C.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观察方程组中的方程与所求代数式之间的关系,消去所求代数式中不含有的未知数,利用等式的性质直接求出x、z的比值.
 
课件12张PPT。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5010202Z72020301LYC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授课:π派老师 学习目标2. 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上有这样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 设有笼中有鸡x只,有兔y只.则可列出方程组:x + y = 352x + 4y = 94知识引入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质量合计200g (如图1),这个苹果的质量加上10g的砝码恰好与这个梨的质量相等(如图2).问苹果和梨的质量各多少g ? 你知道怎样求出它的解吗?解:设苹果和梨的质量分别为x g. 和y g.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知识引入 你知道怎样求出它的解吗?解:设苹果和梨的质量分别为x g. 和y g.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分析:因为方程组中同一个字母表示的是同一个未知数,方程?中的y=x+10,那么方程?中的y也可以用x+10来表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x+(x+10)=200 我们可以解得x=95 ,再把x=95代入方程?就可以求出y的值。??知识引入消元:消掉一个未知数.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利用代入的方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消元的方法我们称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知识引入填空: 解方程组解 把② 代入①(如图), .解得 y= .把解得的y的值代入②,得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做一做??2y-(3y-1)=7 -6 x=-19 例1:解方程组① ② 2y-3(y-1)=12y-3y+3=1∴y=2经典例题1例2 解方程组??分析:选择一个运算比较简便的程,对其进行变形,使得一个未知数能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③把③代入②,得解 由①,得 解得把 代入③, 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经典例题2解方程组??解:由?,得3x-4x+4y=2,即x=4y-2,?把③代入②,得2(4y-2)-3y=1,解得y=1,8y-4-3y=1,5y=5,把y=1代入?,得2x-3=1.解得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综合演练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将方程组中一个计算相对简便的方程进行变形,使一个未知数能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2.将这个代数式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替换掉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知识小结3.再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人代数式,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4.写解、检验.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
慕 联 提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