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案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案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5 19: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三角尺、测量纸带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创设情境:王老师想在网上买双鞋,可是不知道买多大的合适。小朋友们能不能用测量纸带量一量我的脚有多长? 学生用测量纸带量“老师的脚”。 2.冲突:同一只脚,用测量纸带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样能买到合适的鞋吗? 3.怎么解决?引出尺子。 二、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用尺子量到底行不行? 观察测量纸带和直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汇报。 预设:相同点:都有0刻度;同一测量工具标志线的间距等长;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 不同点: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2.出示软尺和三角尺与直尺、纸带再次进行比较。并测量橡皮。 小结:不同形状、大小、长度的尺子每一格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3.告诉学生这个统一的长度叫厘米。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直尺、软尺、三角尺测量老师的脚有多长? 2.汇报结果。 四、总结与延伸 1.老师到国外买鞋,用尺量行不行? 出示不同国家的尺子图片,学生观察发现:也是以厘米为单位的。 2.总结:尺字虽然普通,但到处能用(通用)。 3.用尺子继续测量身边感兴趣的物体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