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一上《比较与测量》单元解读
循序渐进
实践求知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使用工具对物品进行简单加工。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17.1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8.1设计是完成一个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
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说出完成工作的基本步骤。
能够分担相应的任务,合作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
课程标准中具体学段学习目标
探究兴趣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实事求是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追求创新
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合作分享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态度1-2学段目标
提出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作出假设
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制订计划
在教师指导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搜集证据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表达交流
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反思评价
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处理信息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探究1-2学段目标
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知识1-2学段目标
活动逻辑和核心概念
公平
方便
准确
通用
1公平比较
2确定标准
3非标准单位
4不同标准单位
5统一标准单位
6准通用工具
7通用标准工具
循序渐进
实践求知
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本单元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方便信息交流。
不同的工具可用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单元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去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处和不同点。
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学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
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
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单元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
单元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单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在观察中比较
为什么用恐龙?
怎么引出比较?
可以比较什么?
怎样进行比较?
达到什么目标?
备课思考
观察中有比较。
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的不同。
比较时要公平。
1.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要点
1.在观察中比较
实验操作和讲解
比较恐龙长短
先扶后放策略
掌握比较方法
2.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起跳线有
什么联系和区别?
终点定在哪里?
纸带怎么用?
怎么折纸蛙?
备课思考
比较(赛)要公平。
公平需要共同的起点,不同的终点是比较的不同结果。
2.起点和终点
教学要点
2.起点和终点
实验操作和讲解
折纸蛙
塑料蛙跳远
实验操作和讲解
跳偏了怎么办?用身体哪部分作为终点?
3.用手来测量
什么是一拃?
不是整拃怎么办?
用拃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拃的优点和不足?
备课思考
有些比较是可以测量的。
测量的工具有很多,比如手、脚等。
手有长有短(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不同。
测量中,测量单位要首尾相连不断重复。
3.用手来测量
教学要点
3.用手来测量
实验操作和讲解
桌面长是几拃
测量结果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实验操作和讲解
4.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用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和用手(拃)测量主要区别是什么?
物长短的优缺点?
备课思考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是多种多样。
物体作为测量工具,与手相比,它的长度保持不变(标准单位)。
测量结果要标明所使用的测量单位。
4.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教学要点
4.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实验操作和讲解
用回形针、小棒、橡皮测量桌面长
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用相同物体测量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选小木块?
用小木块怎么测量又快又准确?
备课思考
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统一用小立方体(标准单位)测量,测量结果可以比较,方便交流。
小立方体可组合起来,方便测量(测长物体,测竖直高度,方便计数)。
教学要点
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实验操作和讲解
用小木块测量桌面长
6.做一个测量纸带
备课思考
怎样做测量纸带?
测量纸带上要标记些什么?
测量纸带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测量纸带可以替代立方体去测量。
纸带更方便(携带方便,可测圆形的物体)。
6.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学要点
实验操作和讲解
测量塑料桶的周长
6.做一个测量纸带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备课思考
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
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不同?
尺子有哪些优点?
尺子是一种通用工具,测量更方便和准确。
确定起点和终点,使用相同起始线、标准测量工具、标准单位的重要性。
比较和测量中的公平、方便、准确等原则。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学要点
实验操作和讲解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一把尺子的故事
前世:恐龙、纸蛙、手、纸带、橡皮、小立方体。
今生:各种尺子,常见工具。
教学内容——儿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