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2 15: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2017课标版)
章节
第二单元第6课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一年级
二、教材分析
《做一个测量纸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课标版中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六课。从结构上看,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学会用标准物体小木块测量的基础上,学习制作更加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测量纸带,并为下一课比较测量纸带和直尺做好知识的铺垫。从内容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使用标准物小木块测量的方法,本课继续提出新的疑问:用小木块可以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吗?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对已有的测量工具进行改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重温“起点”、“终点”、“首尾相连”的含义,体会测量工具的不断完善,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测量纸带,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体会科学的严谨和成功的喜悦。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热情活泼、愿意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科学课都有一定的了解,能理解教师的意图和实验活动的目的,这些都为科学课的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因为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较弱,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抓住学生的吸引力、控制实验用具的收发、问题设置要简单明了、引人入胜,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可以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提示,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测量纸带具有方便携带、易于操作、能测量弯曲物体长度的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
2、学会使用十进制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制作测量纸带,并利用纸带测量物体一圈的长度。
2、小组交流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完善测量纸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对测量工具的改进。
2、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乐于小组探究学习并主动参与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测量纸带并利用纸带测量物体的周长
学习十进制的数据记录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的读出测量数据、首尾相连加长纸带,
在教师指导下,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措施: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储备,本课采用层层设问,设疑激趣的谈话法开展教学,从生活中常见的眼睛错觉图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配合动画演绎让学生感受感官观察的不可靠,从而引发对测量方法的思考。在学生回顾利用小木块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时,借助平板的实物投影功能,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复习测量的步骤中来。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测量木桶一圈的长度?如何制作一条能够测量身高的长纸带,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解决弯曲物体长度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给纸带用十进制标数字,巩固起点、终点的概念,首尾相连黏贴纸带并正确读数。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错觉分解图片A4纸横版一张,测量纸带两条(教师演示和板书用,演示的一条画格子,板书的一条不画),小木块若干,木桶一个。
2、学生准备:小鼓、水彩笔、胶水、纸带各8个,四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监督、两人操作)
七、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调动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出示错觉图片,让学生判断图中的两条线段长短,利用动画演绎揭示答案。
学生观察、判断两条线段的长度,体会感官的不可靠,引发对测量方法的思考
回顾旧知
学生复习用小木块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揭示主题: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带领学生回顾用小木块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利用拍照和平板的画笔功能在图片上记录读数,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新问题,请学生帮忙——如何测量木桶一圈的长度?
学生示范用小木块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其余同学监督和熟悉测量步骤,正确读数
新授内容:
1、制作测量纸带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测量纸带
用做好的测量纸带对弯曲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
运用十进制的方式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正确读数
教师示范用纸带测量木桶一圈的长度,启发学生对纸带进行改进——提前画好标准小方格,用十进制给纸带标数字,利用smart的遮挡和移动功能,让学生再次体会起点、终点的含义
学生交流讨论纸带的改进方法,学生利用smart软件的画笔功能给纸带标数字
教师板书标题,加贴纸带、起点和终点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测量纸带,教师巡视指导,并测量结果拍照至大屏幕,供学生参考和评价。
背景音乐作为小组活动的计时器,既创设了轻松的氛围,也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学生用纸带测量小鼓一圈的长度,对测量结果正确读数,通过拍照对比和画笔标记的功能,体会测量纸带的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比较性
新授内容:2、给纸带加长
学会首尾相连加长纸带
学会合作交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层层追问:利用现有的纸带可以测量自己的身高吗?
引导学生对纸带加长,利用smart软件上的移动功能,展示黏贴纸带的过程,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尾相连接纸带,并继续给加长的纸带用十进制标数字
学生演示纸带连接过程,小组合作完成接纸带,给小组成员测量身高的活动,并上台展示
拓展活动:
比较小木块与纸带
比较测量纸带与直尺
体会测量纸带的优缺点,感受测量纸带与直尺的区别与联系,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承上:谈话,小木块和测量纸带你更喜欢哪种测量工具,说说测量纸带的优点
启下:提问,你觉得测量纸带和什么学习工具很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谈谈测量纸带的优势:方便、能测量物体的周长。比较分析直尺和测量纸带的区别和联系
作业布置:完善测量纸带
体会测量工具的不断进步,尝试自己动手改进测量工具,体会成功的喜悦
请学生回家改进自己的测量纸带,把它变成能更加精确测量的“纸”尺!
学生动手操作完善测量纸带
八、板书设计
6、做一个测量纸带
起点
终点
首尾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