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用手来测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用手来测量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8 22:2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用手来测量
课时
1课时
执教者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
“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重点
感受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是测量结果更准确。
难点
感受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是测量结果更准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1.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起点和终点能够帮助我们比较。
2.那么为了更加精准的比较,有时候我们还需要进行测量。
3.测量有许多工具,而我们的身体也可以成为测量的工具。都有哪些部位能帮助我们测量呢?
讲授新课
1.用手要怎样来测量呢?
2.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称为“一拃”,我国古代人民就利用“一拃”来测量长度,这是我国人民的智慧,并且沿用至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用手来测量》
活动探究
1.用我们的手可以测量桌子的高度吗?
2.在测量之前先请同学预测一下桌子的高度有几拃?你是怎样预测的?
(1)先观察桌子的高度
(2)再观察一拃的长度
(3)再进行预测
3.老师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
4.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帮助我们呢?
纸带
剪一条和桌子高度相同的纸带,再测量纸带的长度
5.小组合作: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测量。
6.小组汇报,展示测量结果
二、研讨结果
思考:这几组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1.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是否出现误差;
2.是否使用了同一根手指测量;
3.是否做到了一拃紧连着一拃;
4.每一拃的长度是否相等;
5.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相等
找同学来演示一下自己的猜想
三、拓展思考
选择身体的不同部位对房间、家具进行测量。
板书
3、用手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