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材分析:本单元《我们自己》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学习的目标要求是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以及对应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本节课属于本单元第二课。本课重点是呈现人体感官,以及各个感官的基本功能。通过对感官的学习,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学习感官之后,明确各个感官都有自己能感受到的信息,强调每种感官只能感知特定的信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证明靠单一的感官去采集信息,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尝试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最后获得了正确的信息。强调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才能更接近事实。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联系,如残障人士缺失了某些感官的功能,他们可以通过开发其他的感官来弥补。对于这类人群,我们应该提供帮助和抱有谦让的心态。最后,呼吁学生珍爱生命,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学情分析: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感觉器官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变化和接受外界信息等。在一年级时,观察活动就已经需要借助各种感官来完成了,所以孩子们对于感官有最初的认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而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也给学生建立了一些兴趣和探索求知欲。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及其变化。
每个感官都有自己的作用,也有不能完成的事。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发现的事实。
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地了解事物的信息。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官障碍而去运用其它器官的意义。
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四、教学准备
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石头、水、筷子、不同杯子装的不同透明液体、真假水果等等。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问: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的大自然美吗?美在哪呢?(学生描述自己看到、听到的春天的景象)。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老师带你开启自然之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吧!
2、请欣赏一段大自然短片。
提问:你们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它们为什么这么做?它们通过什么来感受自然?
学生回答:蜜蜂和蝴蝶在采蜜,因为花儿香,色彩艳;熊在吃果实,因为果实味美。蜜蜂和蝴蝶通过鼻子闻和眼睛看扑向花朵,熊的舌头品尝到果实的甜美。
3、揭示课题:鼻、眼、舌是感觉器官也称为感官,动物通过感官来发现身边的美好,我们也有感官,我们在视频里看到和听到的也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来发现的。
(二)、上新课
1、认识感官
(1)、教师激问:同学们,我们身体有哪些感官?这些感官怎样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2)、欢乐连连看。ppt展示一排眼、鼻、舌、耳、皮肤五官图片和另一排五种感觉,请同学在大屏幕上用画笔将感官与对应的感觉用线连起来。
(3)、出示一张儿童面部五官图,认识人体五官的数量和分布。
(4)、依次出示每种感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其对应的感觉,请学生分享体会每一种感官的用处,最后呈现每种感官正在工作的图片作为总结,加强学生了解感官及其作用。
图:眼(看书、看报、看烟花)—视觉,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图:鼻子(闻花香、臭味、食物味道)—嗅觉,闻出香、臭、酸、腥等气味。
图:耳(听歌、鞭炮声、闹钟声)—听觉,听到外界的声音。
图:舌(尝甜、酸、辣)—味觉,尝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等。
图:皮肤(摸冰、触屏、针刺)—触觉,判断物体的冷和热、坚硬和柔软、光滑和粗糙等等。
(5)、学生汇报总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又叫感官。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6)、提升活动:一分钟时间请小组内同学相互认识组内同学的五官(看一看、摸一摸)。
(7)、共同聆听一首五官儿歌,作为总结对于五官和其作用的认识。
2、探索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1)、观看与课本28页相同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看到和想到的,并用词汇(轻、重、粗糙、光滑、甜等)描述图片中的物体,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下来。
(2)、思考:我们看到的想到的,一定和实际情况一样吗?
(3)、用五种感官实际感知物品,再次用词汇记录我们的发现。
(4)、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用五种感官观察这物品之后的发现。
重点讲解石头和水。准备两杯水,有冰水也有热水。
水:无色,无味,摸上去凉凉的,或者热热的,会流动。
石头:硬、粗糙、凉、重。
(5)、举例延伸教学:教师带来一支筷子插在水中,请同学观察筷子的形状。
学生回答:折断的。
教师提问:筷子真的是折断的吗?
请学生走向老师,亲自将手伸进水里摸筷子,再拿出水继续观察,并说出感受(筷子是直的)。
(6)、比较只通过眼睛看和使用五种感官所获得信息有什么不同。(只用眼睛看获得的信息片面、甚至错误),而且实际接触的收获更大。
3、实验环节
(1)、提前分配好科学小组,每组发放三杯贴上序号的无色透明液体(1号、2号、3号),这些液体外观无异。请学生判断1号、2号、3号杯中的液体各是什么?
(2)、验证阶段
1)、教师引导:同学们,请根据所分小组进行实验,先用眼睛看,猜猜是什么?
2)、如果眼睛观察辨别不了,请组内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结合其它感官,组内讨论交流,自行辨别液体名称,完成记录。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情况,并提醒学生要注意用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闻一闻,甚至于可以用嘴尝一尝。
(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可以品尝不明液体哦。)
(3)、全班汇报交流液体名称。(通过眼睛观察无法辨别,而通过闻到酸味可以找到醋水,通过品尝可以辨别甜的糖水和咸的盐水)
(4)、教师总结:同学们用多种感官结合,都能够做出正确答案,说明同学们的感官很灵敏,而且都能够学以致用。
4、趣味活动环节
(1)、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真假水果,请同学将真假水果分开,并比较真假水果的不同(真水果重、有香气,假水果轻、没有气味等)。
(2)、请同学说说用到的方法。
学生回答:看、摸、闻、尝等方法,
教师提问:分别用到了哪些感官?
学生回答:眼、耳、鼻、舌等。
(3)、全班交流感官及其作用。
5、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说出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了吗?懂得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准确。正因为有这些感官,我们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美妙,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拓展
(1)、看图片,请同学说说盲文、助听器、盲道这些发明都是为什么样的人群准备的?介绍这些发明的用处。
(2)、教师补充:盲文的凸点是给盲人触摸的,人民币上就有;盲道上条形引导线是引导盲人行走的;助听器是小小的扩音器,为了放大声音的。
(3)、情感教育
1)、同学们,我们很庆幸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能够听到、看到、闻到,同时也能感觉到外面世界。而残疾人就没有我们幸运了,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
2)、出示近距离看书姿势、挖鼻孔、掏耳朵、喝烫水、靠近火源这些错误做法,这些做法都分别对我们的哪些器官造成损害?呼吁我们要珍惜自己健康的身体,呵护好自己的视力、听力等,保护好自己。
八、板书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
眼睛—视觉
耳朵—听觉
鼻子—嗅觉
舌头—味觉
皮肤—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