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测试反应快慢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中,学生将开展抓尺子的游戏,通过记录抓住尺子的次数,比较出自己反应速度的快慢,通过记录抓尺子的位置信息,比较出反复练习后反应速度的提升,本节课学生将初步尝试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够说出:反应快慢是可以被强化训练的结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等感觉器官。
2、反复训练能提升反应的速度,
科学探究:
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15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反应快慢”预习。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外部世界,才能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人的感官有哪些?分别有何作用?
2、学生回答后,创设翻拍手的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
3、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抓尺子游戏
出示翻拍手游戏规则:
攻:击中对方手背
守:翻到手心,让对方打不到
学生活动并记录
汇报交流。
思考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2、做一个反应速度尺
指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反应速度尺
3、比一比谁的得分高?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制定计划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讨论以下内容:
(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2)、抓住尺子时,应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吗?
(3)、每个人的测量次数应该是几次?
(4)、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高效率)
(5)、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怎样记录?
指导回答后实施活动
巡回指导,观看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对操作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
汇报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研讨:
1、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2、说说我们提高游戏得分的方法
汇报交流后总结
四、拓展活动
1、训练耳、手:师说左,生举右手
2、闯关我能行:
(1)、“眼疾手快”这个成语形容人做事机灵、敏捷、 反应很快。( )
(2)、人的反应速度只跟先天遗传有关系,后天练习并不能加快反应速度。( )
(3)、跑步运动员参加运动会,听到枪声起跑的时候,主要用了哪个器官?
3、复习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