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 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教案(共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 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教案(共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9 12:37:20

文档简介

第1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本课时为必修2的第一章《遗传与进化》第一节《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第一课时。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其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
【生命观念】能运用遗传与进化观理解分离定律的内容。
【科学思维】理解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及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验证分离定律,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社会责任】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重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核心内容(实质)
难点: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一、导入
以PPT的形式引入遗传的概念,直奔主题,以图片和俗语举例,补充学生对遗传的认识。
二、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研究背景
遗传学界的两大学派的争论,请两组代表上台介绍(课前准备),一组扮演“融合假说”派,另一组扮演“颗粒假说”派,尝试让全班学生感受孟德尔研究的背景及当时人们对遗传的认知。
2.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请一位学生介绍孟德尔的生平(课前准备),并请各小组谈感想。
3.认识遗传学的实验材料—豌豆
(1)豌豆花的结构
各小组展示并介绍豌豆花的结构,可以是实物,可以是图片,也可以自己绘制。
(2)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
学生查阅教材,教师补充讲解专业名词如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性状、相对性状等。
4.实验过程:根据学生课前对杂交的了解,推荐小组上台演示杂交过程,并由教师讲解归纳提取关键词如去雄、套袋、授粉等,还有符号的涵义及书写规范。
5.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1)孟德尔在他的实验结果中发现问题:为何F2的性状分离比总为3:1?
(2)孟德尔提出假说,解释问题(这部分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在讲解时强调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以及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是否含等位基因如AAaa为杂合子)。
(3)孟德尔进行演绎-推理
(4)孟德尔进行实验验证(测交实验),请学生具体的杂交过程。并分析测交的实质。
(5)基因分离定律形成。(假说→真理)
学生初次接触遗传的知识,感觉陌生,所以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遗传概念作为切入口,让学生更易接受。本节课课前推荐学生实物考察的较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条件,想达到非常理想的结果,实施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如豌豆花的观察等。本节课的难点是假说-演绎法的应用,对孟德尔的假说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重难点的落实可能需要相应练习的补充和强化。第1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二)
本课时为必修2的第一章《遗传与进化》第一节《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由“显性的相对性”“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分离定律的应用”三部分内容构成,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典型例题丰富,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材料,是培养学生发散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的良好载体。
【生命观念】能运用遗传与进化观理解分离定律的内容。
【科学思维】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分离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归纳与概括、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计算能力。
【社会责任】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重点:显性的相对性、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及应用
难点:分离定律的应用
一、归纳旧知,引入新知
归纳整理孟德尔提出的性状、相对性状、表现型、显隐性以及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提问:相对性状是同一种性状吗?深化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且为讨论显性的相对性做准备。
二、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型完全一致,称为完全显性。
举例:表现型:(AA)=(Aa)
2.不完全显性
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表现型属于双亲中间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
举例:表现型:(AA)≠(Aa)
3.共显性
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称为共显性。
举例:表现型:(AB)=(A_)+(B_)
典例Ⅰ
血型遗传
输血问题→介绍血型的分类→不同血型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产生的配子,最后让学生分析一对夫妇产生下一代的可能性,在此引入复等位基因的概念,且复习遗传图解的书写,再次强调遗传图解的规范。
三、分离定律的验证
1.花粉鉴定法(最直接)
介绍水稻的花粉与碘液的染色情况,请学生思考杂合子镜检时看到的不同花粉的比例,以期让学生体会花粉鉴定是验证分离定律最直接的方法。
2.自交法
杂合子(Aa)自交后代比例为3∶1(完全显性)
3.测交法
杂合子(Aa)测交后代比例为1∶1。
四、分离定律的应用
1.分离定律的实质
典型例题分析分离定律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以及孟德尔假说的精髓。
2.配子致死
典例1
以雄配子致死为例,分析配子致死导致的后代基因型的差异。
典例2
以一半的雄配子死亡为例,进一步深入配子致死的问题。
3.个体致死
典例分析
以连续自交且显性纯合致死为例,分析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帮助学生分析此类题型的解法。
4.显隐性的判断
(1)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全为某一亲本的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举例:如紫花×白花→紫花,紫花为显性,由显性基因控制。
正常人×患病→正常人,则该病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2)一对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新的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
举例:如紫花×紫花→紫花
白花,白花为隐性,由隐性基因控制。
正常人×正常人→正常人
患病,则该病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补充系谱图的绘制与识别。
典例
一对黑猫生下了一只黑猫和三只白猫,试问显性性状为?为何黑色与白色的比例为1:3而不是3:1?
5.复等位基因
典例
分析显隐性的相对关系
6.自交和自由交配
典例1
计算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帮助学生分析此类题型的计算。
典例2
以白化叶为例,结合不完全显性和自交、幼苗后期致死等问题,深化、强化学生对遗传题的计算方法,层层深入,让学生慢慢接受、熟练遗传题的相关计算。
典例3
以自交和自由交配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遗传题的多种思考、计算方法(如这里的配子法),加强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学生学习完第一课时的内容,对分离定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显性相对性也是对分离定律的一个补充。分离定律的应用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且此节课需要学生对数学上的概率有一定的了解,但依据浙科版的教材及课时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往往还没学习数学上的概率内容,因此更加大了本节课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授课时,应注重知识的层层递进,慢慢让学生理解、接纳遗传题的一些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1.11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教学设计
该部分内容是必修二的第一章节,也是整个必修二部分的重点及难点部分,大多数学生不容易掌握该章内容,在章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两大主要的遗传定律,在此部分,学生比较难理解孟德尔对遗传现象的解释,是因为在没有了解减数分裂的基础上,浙科版教材安排的顺序是以科学发展的历程为主线,所以较难理解,该章的教材内容和习题量多,难度大,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难点部分。
明确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孟德尔
大概了解其做实验背景
明晓孟德尔基因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说出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掌握用遗传图谱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有共同的起源,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
1.
教学重点: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现象、解释及各相关名词概念、遗传图谱
2.
教学难点: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及遗传图谱
PPT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的活动1通过PPT展示:父母与子女的图片,根据相貌由学生回答,两者相貌的相似性说明了什么?
学的活动1回答
遗传
教师活动2展示孟德尔的图片,引入遗传的奠基人,介绍孟德尔的生平简历
学生活动2
教师活动3那孟德尔是如何发现遗传定律的?首先介绍实验材料,豌豆及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
学的活动3讨论回答和记录
教的活动4介绍相对性状的概念,根据概念让同学列举相对性状的实例
学的活动4回答
教的活动5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除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外,还有其他特征吗?介绍豌豆为自花授粉的植物,讲解花的结构
学的活动5阅读,分析,回答
教的活动6而后引出孟德尔实验过程中所用符号的含义
学的活动6观察、回答、记录
本部分内容是遗传章节内容的开始,主要是介绍有关遗传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基础简单,让学生有个渐进的过程,先用形象生动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有更形象和直接认识,后续内容较为繁杂,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识记。
孟德尔,1822-1884
白花1.12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教学设计
该部分内容是必修二的第一章节,也是整个必修二部分的重点及难点部分,大多数学生不容易掌握该章内容,在章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两大主要的遗传定律,在此部分,学生比较难理解孟德尔对遗传现象的解释,是因为在没有了解减数分裂的基础上,浙科版教材安排的顺序是以科学发展的历程为主线,所以较难理解,该章的教材内容和习题量多,难度大,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难点部分。
明确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孟德尔
大概了解其做实验背景
明晓孟德尔基因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说出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掌握用遗传图谱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有共同的起源,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
1.
教学重点: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现象、解释及各相关名词概念、遗传图谱
2.
教学难点: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及遗传图谱
PPT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的活动1通过PPT展示:结合上节课内容,介绍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学的活动1分析、记录
教师活动2根据杂交实验过程的介绍,学生自己描述整个流程,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补充
学生活动2
教师活动3实验过程的介绍,在此过程中,介绍相关的概念,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等
学的活动3讨论回答和记录
教的活动4那大家认为这样的实验现象是不是与我们想象的结果很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他的相对性状是否也是这种情况呢?引出其他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能看出什么规律呢?
学的活动4回答
教的活动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孟德尔对此现象的解释,你能不能自己写出遗传图解?
学的活动5阅读,分析,回答
教的活动6那我们来看遗传图解中的重点解释是什么?也就是基因分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叫基因分离定律,什么基因在什么过程中分离了?
学的活动6观察、回答、记录
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彼此分离

教的活动7那孟德尔的解释虽然完美的解释了实验现象,但一定就是正确的吗?需不需要验证,如何验证?
学的活动7观察、回答、记录
教的活动8要证明成对基因是否分离,就要证明F1(Cc)产生的配子类型为C:c
=
1:1。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亲本杂交---测交
学的活动8同学自己写出测交遗传图谱
教的活动9总结基因分裂定律的实质:
学的活动9在生物的体细胞(somatic
cells)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本部分内容是遗传章节内容的开始,主要是介绍有关遗传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基础简单,让学生有个渐进的过程,先用形象生动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有更形象和直接认识,后续内容主要为遗传的两大定律,较为繁杂,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