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二)(学案)
1.理解辨识显性的相对性;
2.深入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分离定律的多种解题方法。
重点:显性的相对性、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及应用
难点:分离定律的应用
1.
阅读课本,熟悉基本概念,且能辨识不同的概念。
(1)完全显性
概念:
。
(2)不完全显性
概念:
。
(3)共显性
概念:
。
【答案】
(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型完全一致,称为完全显性。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表现型属于双亲中间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
(3)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代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称为共显性。
2.
思考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有哪些?
【答案】
(1)花粉鉴定法。
(2)自交法。
(3)测交法。
1.
初步尝试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
典例1
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
自交产生的
的表现型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
B.
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
C.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D.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答案】B
【解析】据分析可知,P中黄果的基因型为aa,A正确;
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B错误;由图中③过程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C正确;F1中黄果与白果各占1/2,F2中黄果占1/2+1/2×1/4=5/8,则F2中白果占1-5/8=3/8,D正确;
2.辨识显性的相对性及尝试相关计算
典例2
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4
B.1/2
C.3/4
D.1
【答案】A
【解析】由于金鱼草的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也就是说杂合体不显红色,而显粉红色。只有显性纯合子才显红色,故F1代自交得到的F2代会发生性状分离,F2代中只有1/4的显性纯合子才显红色
1.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不具有1:1比例的是(
)
A.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B.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C.杂种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
D.杂种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
【答案】C
【解析】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杂种的基因型为Dd,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D:d=1:1,A正确;杂种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Dd:dd=1:1,则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也为1:1,BD正确;杂种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DD:Dd:dd=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C.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
D.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答案】B
【解析】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B正确;子二代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D错误。
3.下列性状的遗传现象,属于共显性的是( )
A.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子一代都为红果
B.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子一代都为半透明金鱼
C.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一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
D.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的夫妇,所生孩子是AB型
【答案】D
【解析】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子一代都为红果,则红果基因对黄果基因完全显性,A错误;
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子一代都为半透明金鱼,子代性状介于相应的两种纯合子性状之间,为不完全显性,B错误;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一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C错误;
对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的夫妇,所生孩子是AB型(IAIB),属于共显性,D正确。
课前预习要有目标和效率,如显性相对性部分可以自学完成,阅读完课本根据相关的描述应可以判断相关的显性类型,可以尝试把预习当作题目中遇到的信息题一样,同样都要求学生有处理信息、内化知识的能力。1.12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学案
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明确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孟德尔
大概了解其做实验背景
明晓孟德尔基因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说出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掌握用遗传图谱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有共同的起源,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
2.
学习目标确定
明确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孟德尔
大概了解其做实验背景
明晓孟德尔基因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说出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掌握用遗传图谱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3.
学习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现象、解释及各相关名词概念、遗传图谱
2.
教学难点: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及遗传图谱
【温顾知新】课前完成
1.
遗传
你的常识认识是什么?
2.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物质能够不变的遗传给子细胞
3.
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___________________
4.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
请举例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遗传
孟德尔
豌豆
猫的长毛和短毛
花的红色和白色等等
【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
1.
杂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步骤:
【答案】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
RRYY
rryy
去雄是防止自花授粉
套袋是防止外源花粉干扰
将花粉涂在柱头上
3.
自己写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并标注性状,及显隐性):
4.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物体内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形成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
小结: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5.
请根据孟德尔的解释,用基因的形式写出实验的遗传图谱:
6.
对孟德尔解释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测交
7.
写出其验证的基因遗传图谱
8.
孟德尔的这种遗传方式的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假说演绎法
9.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物体内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10.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的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针对性练习
1.华贵栉孔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橘壳色深受人们的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构如下:
请判断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隐性;
写出各实验组各个体的基因型:
【答案】橘黄色为显性
枣褐色为隐性
母本去雄
套袋
选择亲本
人工授粉
套袋
目的:
过程:
人工授粉
套袋1.11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学案
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明确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孟德尔
大概了解其做实验背景
明晓孟德尔基因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说出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掌握用遗传图谱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有共同的起源,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
2.
学习目标确定
明确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孟德尔
大概了解其做实验背景
明晓孟德尔基因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说出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掌握用遗传图谱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3.
学习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现象、解释及各相关名词概念、遗传图谱
2.
教学难点: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及遗传图谱
【温顾知新】课前完成
1.
遗传
你的常识认识是什么?
2.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物质能够不变的遗传给子细胞
3.
细胞的增殖
(1)细胞增殖的方式: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有丝分裂增殖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丝分裂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
遗传定律
1.
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
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性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判断以下描述是否属于相对性状
①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______________
②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______________
③兔子的白毛和狗的黑毛______________
④人的双眼皮和丹凤眼______________
6.
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针对性练习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者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 B.
孟德尔 C.
达尔文 D.
摩尔根
2.
下列实例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与狗的短毛????B.狗的身长与体重?
C.小麦的高杆与矮杆??D.人的有酒窝与单眼皮
3.
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称为( )
A.
正交 B.
反交 C.
测交 D.
自交
4.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发现了遗传两大定律。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
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从多对到一对
C.
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答案:
1.遗传
你的常识认识是什么?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_____遗传物质_______物质能够不变的遗传给子细胞
3.细胞的增殖
(1)细胞增殖的方式:a_________有丝分裂________、b_________无丝分裂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减数分裂____________
(2)细胞有丝分裂增殖的结果是______细胞数量增加___________
4.
有丝分裂的意义_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
遗传定律
5.遗传定律的奠基人:
_______孟德尔____________
6.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材料:
______豌豆___________
特点:①__________自花授粉,闭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有多对便于区分的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性状指的是__可遗传的发育个体和全面发育个体所能观察到的(表型的)特征,包括生化特性、细胞形态或动态过程、解剖构造、器官功能或精神特性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相对性状:____同种生物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请举例__兔子的长毛和短毛___;_______小麦高茎和矮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豌豆红花和白花__________________
9.
判断以下描述是否属于相对性状
①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_____是_________
②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______否________
③兔子的白毛和狗的黑毛____否__________
④人的双眼皮和丹凤眼_______是_______
10.
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母本
父本
针对性练习
1.B
2.C
3.
D
4.B第1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学案)
1.形成遗传的物质观;
2.分析实验过程,运用演绎与推理的方法阐释分离定律。
重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核心内容(实质)
难点: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1.查阅遗传学的两大理论(“融合遗传”和“颗粒遗传”),了解孟德尔的研究背景。
网站推荐:百度百科,大学教材推荐:《遗传学》
查阅内容:融合遗传和颗粒遗传的概念、盛行的时间、提出的主要人物以及孟德尔持有的观点。
(1)融合遗传指:
。
(2)颗粒遗传指:
。
(3)融合遗传提出者为
,颗粒遗传提出者为
。
【答案】(1)它主张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而出现,也即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且杂合子后代中没有一定的分离比例。(2)孟德尔于1865年发现豌豆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的遗传定律后,提出了遗传因子概念,并且他认为这些遗传因子互不融合,互不干扰,独立分离,自由组合,具有颗粒性,因此称为颗粒遗传。(3)达尔文
孟德尔
2.阅读课本,了解孟德尔的生平,了解他为遗传学做出的贡献。
孟德尔做了许多动植物的
实验,发表论文
(名称),提出两大定律,分别是
定律和
定律。孟德尔的研究成果被埋没了35年之久,他被称为
的奠基人。
【答案】
杂交
《植物杂交实验》
基因的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
遗传学
3.了解假说—演绎法,尝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等过程。请举一例大致说明方法的运用过程。
假说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1.阅读课本或实地考察,了解豌豆的花的结构,掌握杂交的操作步骤,条件允许的同学可用实物进行杂交操作。
(1)豌豆花的结构(可绘图+文字说明,推荐实物介绍)
(2)杂交的操作步骤
(3)若有实物操作,可上传照片或视频展示。
2.了解豌豆被当作遗传学研究对象的原因,理解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思考类似可供选择的材料。
(1)豌豆被孟德尔选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答案】(1)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2)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3)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4)多个稳定、可区分的性状。
1.下列生物的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O型血与A型血
B.果蝇的棒状眼与红眼
C.豌豆豆荚的饱满与籽粒不饱满
D.玉米的高秆与水稻的矮秆
2.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母本是____。
(2)操作①叫____,操作②叫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应注意____,时间上____,操作过程中要____,操作后____。
(3)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4)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吗?为什么?
【答案】1.A
1.(1)不是;狗与兔不属于同一种生物。 (2)是;早熟与晚熟是玉米成熟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1)矮茎 高茎 (2)母本去雄 授粉 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 要干净、全部、彻底 要外套袋子(罩子) (3)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 (4)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选择豌豆为材料,成功提出两大遗传定律,请思考其它可供参考的材料,举例并说明选择原因。
【答案】
如玉米:雌雄同体,有多对差异明显的性状,种子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