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2019版必修2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父母性状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
遗传
1.概念
2.举例
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遗传学界的两大学派
“融合假说”派
“颗粒假说”派
遗传物质独立
蓝+黄→绿
蓝+黄→蓝/绿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1.生平简介
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努力工作,赢得去维也纳大学进修的机会
奥地利修道院的修道士
修道院内园地做动物、植物杂交实验
记录了数以万计的数据,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比较、分析
发表论文《植物杂交实验》,揭示遗传的基本规律
直到35年后,孟德尔的贡献才被重视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1.生平简介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遗传学材料—豌豆
1.豌豆的花
特点?
生殖器官,两性花(雌雄同花)
花大,易去雄(去除雄蕊)
颜色易区分,紫花,白花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遗传学材料—豌豆
2.豌豆成功入选的原因
(1)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
(2)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
(3)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4)多个稳定、可区分的性状。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豌豆杂交实验
1.亲本P(父本 ♂和母本♀ )
1.去雄(花粉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 )
2.套袋(对母本进行去雄 )
过程
3.人工授粉
4.套袋,挂标签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子一代F1(豆荚生长在母本上)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图解
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性状分离
名词
2.自交(?)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图解
1.F2为什么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1.发现问题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发现问题
1.F2为什么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图解
2.提出假说
请试着在实验图解上标出相应的基因型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紫花
白花
紫花
紫花
紫花
紫花
紫花
白花
3 : 1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紫花
紫花:白花=3:1
F1
Dd
F2
?
紫花
白花
DD
dd
D
d
Dd
紫花
P
F1
配子
×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演绎推理
正交:
紫花(♀)
白花( ♂)
Dd
dd
D
d
dd
紫花
F1
F2
配子
×
d
Dd
白花
1 : 1
反交:
紫花(♂)
白花( ♀)
Dd
dd
D
d
dd
紫花
F1
F2
配子
×
d
Dd
白花
1 : 1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4.实验验证
测交实验(待测个体F1紫花)
正交 & 反交
请以文字描述具体的杂交过程。
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 →套袋→ 挂标签
测交实验的作用:
可知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基因的
分离定律
核心内容: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融合,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另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个。
5.假说→真理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一)
课后思考:
1.从遗传材料的角度,比较玉米和豌豆的不同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F1自交得到F2,F2中纯合的紫花占的比例是多少?F2的紫花中纯合子占多少?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里?
浙科2019版必修2
浙科2019版必修2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浙科2019版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