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物的进化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是( )
A.改良土壤
B.调节小气候
C.涵养水源
D.提供药材
解析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在于维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诸多方面。
答案D
3.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急剧增加,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一项是( )
A.臭氧破坏
B.物种增多
C.酸雨
D.海洋污染
答案B
4.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是
( )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答案B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的是( )
A.旅游观光
B.湿地的调节气候
C.提供皮毛
D.寻找新的经济作物
解析潜在价值指的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答案D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解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A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属于就地保护,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项正确;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D项错误。
答案B
7.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答案D
能力提升
1.下列各项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生态价值的是( )
A.麻、棉可作为纺织原料
B.“四大家鱼”可供人类食用
C.森林、海洋可调节气候
D.许多动植物具有观赏价值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答案C
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引入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遗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高速路网的建设使大种群地理隔离为小种群,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项错误;外来物种引入可能危害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但不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B项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C项正确;高速路网的建设使大种群地理隔离为小种群,阻断基因交流,不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D项错误。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受益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答案B
4.从遗传角度看,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不利措施是( )
A.实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
B.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
C.有限的濒危物种个体间近亲有性生殖
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解析实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有利于保护遗传多样性,A项正确;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B项正确;有限的濒危物种个体间近亲有性生殖,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高,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项正确。
答案C(共32张PPT)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
资源与适宜环境
课标阐释
学法指导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保护措施。(生命观念)
2.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命观念)
1.联系已学生物学知识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2.结合生活实际牢记生物多样性的应用价值和保护措施。
一、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概念:是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总和。
2.生物多样性层次: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不但包括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还包括了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生物物种体内所包含的全部遗传物质。
(1)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时,常用的测量指标有以下三个:①物种总数;②物种密度;③特有种比例。
(2)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3.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关系:遗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圈越稳定。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三个层次。(
×
)
(2)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一个物种所包含的遗传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
)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丧失稳态时,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丧失。(
√
)
(4)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
(5)一个国家或地区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通过植物总数、动物密度、特有种比例三个指标来测量。(
×
)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细胞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一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C.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
D.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是一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B项正确;物种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基因不同,所以每个物种的基因库都是独一无二的,C项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故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D项正确。
答案:A
二、人类生存和发展受益于生物多样性
1.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特别是随着近代遗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物种的保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自然界的物种资源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
2.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也是巨大的,它在维系自然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某些物种的消亡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甚至崩溃。而且,丰富多彩的生物和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撑系统。
4.人类还认识不清的物种具有潜在的价值。有些物种现在看来毫无用途,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祛除疾病。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作为人类基本食物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均源自野生型物种。(
√
)
(2)地球上的生物上千万种,科学家能够确定的却只有200万种左右。(
√
)
(3)由于物种的多样性,人类不必珍惜、保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
)
(4)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重要。(
×
)
(5)丰富多彩的生物和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撑系统。(
√
)
2.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一般为15%~30%,林下苔藓、枯枝落叶层对降水还可再次截留,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小溪在干旱季节,其水流量较无林小溪水区高4倍左右,这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 )
A.旅游观赏价值
B.生态价值
C.潜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解析:题干信息直接说明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这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
答案:B
三、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也会影响人类生存
1.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1)人类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使得森林和草地等遭到了严重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沙漠化。
(2)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急剧增加,出现臭氧层破坏、酸雨、森林锐减、海洋污染、垃圾成灾等环境问题。
(3)人类活动导致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
2.生物多样性保护
(1)保护对象:一是对那些面临灭绝的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绝对保护;二是对数量较大的可以开发的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合理利用。
(2)措施:
①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的目的是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得到恢复且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②就地保护:是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是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上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正常情况下,物种灭绝速度往往大于物种生成的速度,导致地球上出现物种越来越少的情况。(
×
)
(2)迁地保护是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上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
×
)
(3)为保护珍贵动物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建立了14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
)
(4)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保护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这是保护物种的终极目标。(
×
)
2.下列不是直接由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下降
B.遗传多样性减少
C.大量濒危物种灭绝
D.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在短时间内燃烧大量化石燃料释放了大量的CO2导致的。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生物多样性层次
问题情境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提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总和。
2.哪些方面能说明不同国家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差异?
提示:物种总数、物种密度、特有种比例。
3.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有何关系?
提示:人类活动会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当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时,其活动会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反之,当人类片面追求单一因子的效益,并且利用一切手段来强化这种效益时,其结果会损害生物多样性并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人类生存和发展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生态系统丧失稳态,将导致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丧失
C.野生物种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与人类文化多样性无关
D.为人类提供药物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体现了物种多样性,A项错误;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丧失稳态时,必然会影响生物生存,进而引发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B项正确;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或缺,甚至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C项错误;为人类提供药物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D项错误。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
遗传和
变异
基因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变异等决定遗传的多样性
生物的
进化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形成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与
环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均表现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比较
层次
对 象
组 成
地 位
物种
多样性
动物、植物及微生物
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核心
遗传
多样性
基因
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
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
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
3.不同层次间关系
遗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活学活练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属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
C.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直接获益,不是生态功能而是直接价值,B项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D项正确。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问题情境
2020年我国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保护环境是保护环境中的生物还是只保护无机环境?
提示:保护环境既要保护环境中的生物,也要保护无机环境。
2.湿地及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什么价值?
提示:生态价值。
3.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此时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提示:迁地保护。
4.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沿海一带并迅速扩散,这是增加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吗?
提示:不是,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汶川大地震使近三成的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目前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为(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消灭大熊猫的天敌
C.加强医疗护理
D.适当控制数量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答案:A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每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
保护对象
保护
位置
保护措施
特 征
迁地
保护
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
异地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
人工辅助保护,还要重新回到生态系统
就地
保护
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
对象
生长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
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活学活练
1.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C.迁地保护,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D.禁止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A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B项正确;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C项正确;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项错误。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适当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物种更多样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保护原生存地的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项错误;适当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物种更多样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切记不能盲目引入外来物种,B项正确;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项正确;保护原生存地的生态系统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项正确。
答案:A第五章生物的进化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是( )
A.改良土壤
B.调节小气候
C.涵养水源
D.提供药材
3.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急剧增加,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一项是( )
A.臭氧破坏
B.物种增多
C.酸雨
D.海洋污染
4.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是
( )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的是( )
A.旅游观光
B.湿地的调节气候
C.提供皮毛
D.寻找新的经济作物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7.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
1.下列各项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生态价值的是( )
A.麻、棉可作为纺织原料
B.“四大家鱼”可供人类食用
C.森林、海洋可调节气候
D.许多动植物具有观赏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引入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遗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高速路网的建设使大种群地理隔离为小种群,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3.下列不属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受益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4.从遗传角度看,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不利措施是( )
A.实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
B.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
C.有限的濒危物种个体间近亲有性生殖
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