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课前预习案:
一、秦的暴政
1、表现:①繁重的 和 。②残酷的 。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不堪忍受 。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
2、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公园前207年,项羽在 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的军队首先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2、西汉的建立
①时间: ;②建立者: 。都城:
“伐无道,诛暴秦”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62-63页“秦的暴政”一目,说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阅读63-64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简述起义的概况、意义,并在组内交流。
3、阅读64页“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回答:刘邦、项羽是如何推翻秦朝统治的?
(二)合作探究
(1)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组内讨论)
(2)秦朝灭亡之后,出现了“楚汉之争”,即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那么,楚汉之争仍属于农民战争吗?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3)活动与探究
议一议:分小组讨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复述本节内容。
秦的暴政:(表现)
陈胜、吴广领导(第一阶段)
秦末农民战争
项羽、刘邦领导(第二阶段)
历史意义:
西汉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
(四)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 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2、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
A. 大泽乡 B. 渔阳 C. 咸阳 D. 陈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 )
A. 陈胜具有远大的理想 B. 陈胜等人的反抗精神
C. 王侯将相之间的矛盾 D. 陈胜想进入统治阶层
4、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 爆发于公元前209年
C. 建立了陈政权,推翻了秦的统治 D.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6、最终推翻秦朝统治的是下列哪支起义军( )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项羽起义军 C.刘邦起义军 D.黄巢起义军
7、西汉的建立者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8、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引自《史记》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请写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五)、拓展延伸
这节课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