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本节教学设计来源于华东师大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标,发展学生排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折返跑的能力为手段,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合作练习,通过诱导尝试,主动评价与拓展、领悟教材内涵。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根据其个体的差异性采用适当的分层教学,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能积极主动的了解排球运动。
(2)技术目标:使学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建立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概念,提高学生有氧工作能力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顽强、敢于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并通过比赛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欣赏中国女排比赛精彩片段,增强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正确的垫击球位置。
(2)难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二、教学准备
(1)收集中国女排比赛的部分精彩录像,让学生欣赏,增强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欣赏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场地器材准备
场地:学校操场和2个排球场,排球42个。
(3)自制排球正面双手垫球PPT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练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
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介绍本次教学内容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集合站队图示: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
?????T
要求:精神饱满,集合快静齐,报数时声音短促洪亮,注意力集中。 2分钟 1 ?
准备 部分
? 1、?准备活动
⑴?学生围排球场慢跑10圈;
⑵?教师带领学生做行进间活动;(肩关节运动、腰部运动、弯关节和指关节运动)
? 组织:
?
要求:老师领做,并通过语言口令调动学生,学生根据老师安排慢跑,听口令认真练习,热身充分。 8分钟 4x8拍 中
基本
部分 一、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垫击球位置。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
?
?
?
1、排球准备姿势
?
2、垫固定球练习——图1
?
3、一抛一垫 图2
?
?
?
?
?
?
?
4、垫反弹球——
图2
?
?
?
?
?
5、分层次教学——图3
⑴ 两人相距4——6米对垫。(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
⑵ 加长距离的一抛一垫。
(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
?
?
?
6、自垫比赛——图4
练习方法:教师讲解师范动作,学生进行练习多次,最后进行1分钟自垫比赛。
?
?
?
?
?
二、素质练习——折返跑——图5
测量运动量:教师讲解示范测量运动量的办法——测量脉搏。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运动前和结束10秒之后,各测量20秒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把握学生运动量的变化,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情况。 教法:1、教师讲述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式。
2、教师讲解示范排球准备姿势。
3、由准备姿势引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并对这技术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牢记技术要点。
?
图1
???????▲
******
******
图2
******
↑↑↑↑↑↑
******
要求:1、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并了解次技术作用和意义。
2、了解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牢记技术动作顺序以及要点。
?
?
?
?
?
教法:
1、巡回指导学生练习,纠正学生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
2、教师讲解学生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3、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学生朝不同方向解决自己的难点。
4、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垫比赛,激励学生练习的激情,并巩固和提高技术。
?
练法:两人一组,一人使球通过地面反弹一定的高度,另一人垫球。
组织:
图2
******
↑↑↑↑↑↑
******
图3
******
↑↑↑↑↑↑
↓↓↓↓↓↓
******
图4
******
?
▲
?
******
?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讲解练习动作要求,并测量折返跑前的脉搏跳动次数。
2、对学生运动量的测量和对练习进行点评。
要求:
1、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动作,并了解动作的要求,以及测量脉搏次数。
?
2、做好自己比赛者的角色
?
3、认真练习和比赛。
?
4、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适应能力和动作存在的不足。
组织:
图5
??
*
??*
??* ?
?
2分
?
?
?
?
?
?
?
?
5分
?
?
?
?
?
?
?
11分
?
?
?
?
?
?
?
?
?
?
?
5分
?
?
?
?
?
?
?
?
?
?
?
?
?
?
?
?
9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
?
?
?
?
?
?
?
?
?
?
?
小
?
?
?
?
?
?
?
?
?
?
?
?
?
?
?
?
强
?
?
?
?
?
?
?
?
?
?
?
?
?
结束部分 1、?身心放松(静力性拉伸)
2、?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分析上课情况,组织学生整理器材,宣布下课。 教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进行放松。
要求:
1、?充分放松身体;
2、?师生共同评课;
3、?学生认真负责回收器材。 5分 ? 小
预计脉搏 准备活动:平均90—120次/分
基本部分:80—160次/分
结束部分:70—80次/分 练习密度 40%---50%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在本课中大部分的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这个技术动作概念,能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练习积极主动,课堂进行顺利。
在课的导入方面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动作,了解技术重点和难点,使准备姿势自然过度到正面双手垫球动作,从而一步一步提高练习的难度。
在讲授技术中,我着重讲解“身体重心高低”、“插”、“夹”、“提”、“蹬”字。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时,有一个侧重点。面对教学中的难点,我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层对待,从而主要保护能力较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采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向难度更高的垫球技术尝试。对技术能力较弱的同学以基本功为重,反复练习,保证他们跟上课堂进度。所以本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能够解决教学重点,通过分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存在的问题:在使用分层式教学中,学生组织较难。很容易使整个课堂不够紧凑,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协助老师教学,从而提高整体课堂练习效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