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 江南经济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使学生学会从整个社会状况去分析局部经济发展情况的能力,从社会状况,劳动力,生产技术等方面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族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同时,让学生自我归纳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原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完成预习
合作探究
①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②西晋短暂统一,迅速灭亡的原因
③前秦战败的原因
检测自学效果,完成学案上的选择题
4释疑:
展示今天南方城市的美好,结合材料,让学生思考,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讨论出来,结合课本讨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究一: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一,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二,人口条件:自东汉末开始,为躲避北方的战乱,特别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三,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思考北方人为什么愿意南迁,结合三国的状况,复习三国内容,了解三国的结束和西晋的统一。
探究二: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西晋的统治集团自身腐朽 。
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 。
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加剧,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机会乘机起兵反晋。
西晋灭亡后,统治阶级南下,在健康建立晋,史称东晋,北方陷入战乱,氐族的苻坚统一黄河流域,希望南下,统一全国。
探究三: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前秦方面)
A、民族矛盾严重、前秦其他民族不满前秦氐的统治,希望前秦失败,摆脱氐贵族的统治。
B、北方汉人更希望东晋获胜,解除民族压迫,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军心离散。
C、前秦符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D、战线过长。
(东晋方面):
A、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 。
B、将领智足多谋,指挥得当。
C、东晋有一支能冲杀的精焊军队,战斗力强、士气高昂。
拓展延伸:
近期,河南关于探索中部崛起战略的动作不断。9月18号,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9月16号,2010年城市发展(郑州)论坛在郑州举办;同日,中部崛起与洛阳机遇高峰论坛在洛阳举办;而早在9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并邀请了十数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作为顾问参加的此次会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中部崛起和郑州的发展有哪些好的建议?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史)1070119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主备:林照楠 同备:吕磊磊 霍金花 审核:霍金花 时间:2010年11月
【学习目标】
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学习重点】
1.淝水之战
2.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1、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 ,最后灭亡的是 , 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统治集团的腐朽造成了它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尤其是 耗尽了它的国力。
2、东汉末年开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 。316年,
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年,东晋建立,定都 。
3、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严重的战乱。4世纪后期, 族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 重用 为相,迅速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
4、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有 、 、 。
5、公元420年,东晋大将 自立为帝,国号“ ”,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先后在南京建都的政权有 , , , , , 。
二,团队探究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西晋短暂统一,迅速灭亡的原因
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原因
三,达标检测
1.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
A.蜀---魏---吴 B.蜀--- 吴---魏 C.吴---魏---蜀 D.魏---蜀---吴
2.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4. 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
A 氐族 B 羌族 C 羯族 D 鲜卑族
5. 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 )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风声鹤唳 D 破釜沉舟
6.,总结学过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7,自己总结本课的朝代更替表
四,延伸训练
近期,河南关于探索中部崛起战略的动作不断。9月18号,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9月16号,2010年城市发展(郑州)论坛在郑州举办;同日,中部崛起与洛阳机遇高峰论坛在洛阳举办;而早在9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并邀请了十数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作为顾问参加的此次会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中部崛起和郑州的发展有哪些好的建议?
【学后小记】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教学反思
思路设计:通过展示亚运会的图片和世博会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引出问题: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播放视频,然后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答案。提出人口南迁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让学生分析人口为什么南迁,学习西晋的统一和灭亡,东晋和前秦的淝水之战,南朝的概念。
亮点:1,学生互动合作非常好,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打乱教材设计,进行整合,
3,导入语结合时政,吸引学生
4,自主探究内外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淝水之战的成语分析战争的进程
不足:1白板运用不熟(共33张PPT)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
林 照 楠
亚运场馆
世博会场馆
广州
深圳
上海夜景
江苏华西村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今天的南方和《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探究一: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客观条件)
人口条件: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主观条件)
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客观条件)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手工业:
制瓷 矿冶
商 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西晋结束了三国纷争,实力很强大,怎么短短50年就灭亡了呢?还是被少数民族给灭亡的!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计算一下西晋存在多久?
探究二: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西晋的统治集团自身腐朽 。
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 。
3 、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加剧,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机会乘机起兵反晋。
内迁的少数民族
中 原 汉 族
黄
河
鲜 卑
鲜 卑
羌
氐
匈 奴
羯
西晋灭亡后的南北形势
西晋
东晋(317年~420年)司马睿建立 都城:建康
南方:
北方:
十六国政权并存
一度被前秦(氐族)统一
淝水之战(383年)
探究三: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前秦方面)
1、民族矛盾尖锐,人心不齐。
2,、指挥失误
(东晋方面):
1、士气高昂。
2、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前秦灭亡后的南北形势
东晋
南方:
北方:
陷入混乱
宋
齐
梁
陈
南朝
1.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 A.蜀---魏---吴
B.蜀--- 吴---魏
C.吴---魏---蜀
D.魏---蜀---吴
课堂练习
A
2.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D
下一页
C
4. 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4世纪
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
A 氐族 B 羌族
C 羯族 D 鲜卑族
A
5. 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
之战的是 ( )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风声鹤唳 D 破釜沉舟
D
魏
吴
蜀
西晋
前秦
东晋
淝水之战
陈
南朝
魏
西晋
宋
齐
梁
小结:
拓展延伸
近期,河南关于探索中部崛起战略的动作不断。9月18号,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9月16号,2010年城市发展(郑州)论坛在郑州举办;同日,中部崛起与洛阳机遇高峰论坛在洛阳举办;而早在9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并邀请了十数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作为顾问参加的此次会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中部崛起和郑州的发展有哪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