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
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第18课
郑州八十二中
东 汉 末 年 形 势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一、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组织耕田,发展经济
3、善用贤才
嘿,同学们,你认为还有其他导致袁绍失败的原因吗?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时间
交战双方
特点
影响
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影响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分析讨论
赤壁之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但是在居于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却失败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时间
作战双方
特点
影响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蜀
221,成都
吴
222,建业
魏
洛阳,220
曹丕
刘备
孙权
魏: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
回复和发展
蜀:丝织业行销三国
吴:造船发达,加强了内地和
台湾的联系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三国鼎立
看图说话
三顾茅庐
关羽、张飞
刘备
诸葛亮
嘿!你会做吗?来挑战一下吧!
1
2
3
4
5
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有 ( ) ①袁绍 ②刘备 ③曹操 ④孙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返回
返回
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返回
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下列不属于三国人物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返回
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 ) A、发生在三国时期
B、袁绍全军覆没
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返回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
耶!你们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