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4 21:2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内容标准
1、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
3、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跨度大,知识点多。注意介绍更迭的顺序,建立时间、建立者、国都等。包括“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三目。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归纳三朝灭亡原因,概括相似之处,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识读“周初分封略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用表格对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知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努力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动画──“大禹治水”导入:
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 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学生回忆夏朝建立的时间及意义)进入本课学习
二、内容探究
1、学生看书。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灭亡时间 重大事件
夏 约前2070年 禹 阳城 桀 前1600年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 约前1600年 汤 亳→殷 纣王 前1046年 盘庚迁都→殷
西周 前1046年 武王 镐(镐京) 周厉王(暴虐无道)周幽王(昏庸无道) 前771年 牧野之战分封制
2、夏朝的兴衰
夏朝都城、国家机构等问题。学生回答。
(1)师问: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
(2)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进步还是倒退”为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指导看图《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以及课后“自由阅读卡”中的图。
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夏朝有比较大的统治区域,还有确切的都城遗址和宫殿遗址等等,说明夏朝的确是早期国家了。)
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如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国家机构的建立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等)
(4)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5)讲完夏朝建立后,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6)指导学生阅读第21页第二、三段,看图“桀把人当坐骑”,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不能相比,因为他实行暴政)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过渡:当人们奋起反抗桀的暴政时,夏朝就走到尽头了。
(引入下一目。)
3、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师问:商汤为什么能灭夏?
(学生答:原因: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
(2)何时灭夏?
(学生回答商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等情况。答: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3)学生归纳商强大的原因: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4)问: 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参考《用书》p41盘庚迁都,师说明: 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称“殷墟”)
(5)指导看图《商都城分布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怎么会灭亡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6)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朝的灭亡打下伏笔。
结合课本材料了解商纣王的暴政,引出商的灭亡和周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7)指导看图p23《牧野之战》,教师简述武王伐纣。
(8)思考p23“动脑筋”, 引导学生分析“夏商灭亡原因”与“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指导学生总结出奢侈残暴是夏桀、商纣的共同点,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还可问: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启示:”治乱兴衰”的道理 ;民心向背、重用人才的可贵;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9)问: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
过渡: :西周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引入第三目。
3、西周的分封制
问题:1、西周的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目地: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有哪些分封国?我们现在的地区在当时是属于哪个封国内?
4、分封制的作用(或影响、结果)是什么?
5、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 西周的分封制会产生什么弊端呢
(当诸侯国的势力强大起来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地位。事实上也是,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的纷争。)
三、课堂小结
将本课主要内容编成歌谣或顺口溜,既提高兴趣又帮助记忆,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本课内容可以编成如下歌谣: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始称殷,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
武王定都在镐京,分封制行天下固。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四、布置作业
1.《导学与训练》
2.《历史填充图册》
五、板书设计
夏朝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商朝
西周 分封制
六、教学反思
一、 选择题
1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事件是()
A黄帝、炎帝组成了部落联盟 B舜传位于禹 C尧传位于舜 D禹传位于子
2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3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4我国最早的军队、监狱、刑法等国家机器建立于()
A父系氏族公社晚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
5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A禹和桀 B启和桀 C启和汤 D禹和盘庚
6夏朝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
A300多年 B400多年 C500多年 D600多年
7灭夏建商的是()
A启 B禹 C汤 D盘庚
8都城后迁到殷的奴隶制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9商朝前期多次迁都是因为()
①政治动乱 ②外族入侵 ③水患 ④干旱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0.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盘庚迁殷②商汤灭夏③禹把都城定在阳城④禹传子,家天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①④②③
11. 下列表达与商汤有关的是()
A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等国机器
B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任用伊尹等人做大臣
C发明舟车,提倡种植五谷,建造宫室
D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渐强大
12. 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宗法制 ④分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A启 B桀 C汤 D盘庚
14. 创制“炮烙”等严刑来镇压人民的暴君是()
A启 B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5. 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A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B平民和奴隶反抗压迫的斗争
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D民族间的相互战争
二、 列举题
1列举商和西周时的贤臣
2列举西周等级制度中各等级的名称
三、 连线题
A约公元前1600年 a牧野之战
B公元前1046年 b商朝建立
C公元前771年 c西周灭亡
四、 材料解析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力,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时,何人开始的?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从此,原始社会结束,我国进入了什么社会发展阶段?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有乱政,二做禹刑”
材料二“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材料三老百姓气愤地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请回答:
(1)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哪两个人物?
(2) 这两个人物都是哪个朝代的国王?在该朝代的历史上他们分别居于怎样的历史地位?
(3) 材料三中的“太阳”是谁灭掉的?
五、 简答题
简答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目的、具体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