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06 12:4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今天的江南
汉代的江南
地广人稀,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 司马迁《史记》
思考: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发的?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 晋 兴 亡
东晋十六国
南 朝
西晋代魏三国结束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列出三国—南朝朝代更迭的线索:
2、在这几个朝代中,唯一统一了全国的是什么王朝?算一算他存在了多少年?谈谈他的统治时间很短的原因。
3、东晋时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其时间和交战双方及结果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这种结局对南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与此次战役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哪些?
4、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早在什么时候就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历史的“五胡”指的是哪些少数民族?他们的内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1) 地广人稀,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 司马迁《史记》
(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 宋 书 》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思考:
(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江南地区的什么情况?为什么同样是江南,却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材料2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2反映的时期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是哪些地区?江南的开发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Back


三 国
(220—280)



(220—266)
(221—263)
(222—280)
西 晋
(266—316)
十六国
东 晋
北 朝
南 朝
南 北 朝
宋 齐 梁 陈
(前秦)
420

589

(洛阳)
(建康)
鲜卑
匈奴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 遇 乐 — 京口 北 固 亭 怀 古
词里的“孙仲谋”和“寄奴”分别是谁?为什么在这里辛弃疾要将他们相提并论?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太祖父,曾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战役中夜袭乌巢立下战功,后在?战役中侥幸逃生,返回家乡务农。逐渐发家致富,成为有声望的殷实人家。
曾祖父,在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
祖父,在与新迁人本地的氏族人的冲突中被杀,赵钱孙李家道中落,日益穷困。
父亲,被强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战役后不知下落。
赵钱孙李觉得实在没有办法在老家呆下去了,他想到了搬家。你认为他搬家的理由是什么?要搬又往哪里搬?说出你的理由。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266年)
(280年)
三国尽归司马氏
思考: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与最强的分别是哪个国家?最先和最后被灭掉的又分别是谁?最后完成统一的又是谁?
以下选项中哪些是西晋统一的原因?
(     )
A、北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B、蜀汉、东吴日渐衰落
C、人民渴望统一
A、B、C
一、西晋的统一 (280年)
二、八王之乱
原因?
性质?
危害?
一、西晋的统一 (280年)
二、八王之乱
原因?
社会上层腐败
大封皇族为王
一、西晋的统一 (280年)
二、八王之乱
性质?
危害?
西晋衰落下去
胡人汉化
汉人胡风
一、西晋的统一 (280年)
二、八王之乱
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1、五胡内迁
五胡?
2、西晋的灭亡
胡指什么?

(316年)
一、西晋的统一 (280年)
二、八王之乱
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四、人口大迁徙
原因?
方向?
徙(xǐ)


迁徙
一、西晋的统一 (280年)
二、八王之乱
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四、人口大迁徙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