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13 10:3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奴隶
社会
周平王
东迁洛
因鲁史《春
秋》而得名
因诸侯争霸连
年不断的阶段
特征而得名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
1、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2、齐桓公首霸
3、晋楚争霸
4、吴越争霸
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2、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3、长平之战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管仲改革内容、结果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城濮之战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大比较
春秋的争霸
战国的兼并
时期 目的 规模 影响
春秋
战国
称霸
用少量军队在短
时间内决定胜负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兼并
统一
几十万大军,时
间长,死伤多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越王勾践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尊王攘夷
西周、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西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财力物力人口
兵力
土地
名称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
的土地有约600里的土地,
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
方约百里土地。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益丧失。
3、经济贫弱。
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楚庄王
 
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春秋争霸的原因:
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对诸侯国的支配权。
春秋争霸的实质:
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齐桓公
晋文公
吴王阖闾
齐桓公
越王勾践

齐桓公首霸
齐桓公能够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2.管仲改革
1.自然条件优越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管仲
内容
结果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晋楚争霸
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
晋楚争霸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前614年-前591年在位





吴越争霸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伍子胥
吴王阖闾
吴王夫差
你从越王勾践身上学到了什么?
树立理想
明确目标
发奋图强
坚定意志
永不言败
消极
积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促进了民族融合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
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
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春秋无义战



三家分晋
战 国 七 雄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后 中 间
庞涓
孙膑
桂陵之战



桂陵
救命啊!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
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
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
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
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
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
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
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
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
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
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
庞涓
孙膑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
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
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
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
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
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
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
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
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
天下。
减灶计
长平之战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
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
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纸上谈兵
白起
廉颇
公元前262-260年
赵括
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位贤人,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后来,他们一起做了齐国公子的老师,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后来为了继承王位之事,公子纠被杀,管仲也成为阶下囚。公子小白要拜鲍叔牙为相并处死管仲,但鲍叔牙劝说:“管仲才能远胜于我,若以他为相,齐国定会强大起来。”公子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决定拜管仲为相,管仲在公子小白的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仅仅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了。为了让管仲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鲍叔牙悄悄地离开了公子小白和管仲,隐居起来。
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寒食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清明前一二日。介子推是晋国公子重耳
的忠实随从,在重耳被迫流亡的十九年里,一直跟随在重耳身边,帮助重耳渡过
重重危机;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国君并大封功臣,但晋文公却一时忘记了不肯言
禄不愿自我表功的介子推。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子推回到家中,对母亲讲述了当
下的遭遇,并决定偕母亲一道隐居过隐士的生活,母亲同意了子推的选择,于是
子推背起母亲到绵山隐居。后来晋文公想起了子推,派人到绵山呼喊寻找,子推
坚不肯出,晋文公求其心切,于是焚山以求之,子推竟抱木而死。为了纪念子推,
晋文公要以此记住自己的过错,也以此表彰子推的高尚品格,下令国人于子推烧
死日禁火、冷食。
介子推与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