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兴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兴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16 11: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夏 商 周的兴亡
一、课前预习
1.禹死后,_______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
2.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_______迁都到_______,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_______。
3.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制产生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_______,分给亲属、功成等,封他们为_______。诸侯必须服从_______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二、新课探究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0~23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教材第23页的动脑筋。
2、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4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下列问题
1、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教材第24页西周的等级示意图反映了什么内容?
三、系统总结:
1、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西周
四、巩固练习:
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 )
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生产力不断提高
C、出现了私有制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你推断一下他不可能生活在 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就有所体现。 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 )
A、启 B、汤 C、武王 D、盘庚
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 映的是西周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发展社会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 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6、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7、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 D、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