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件+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件+同步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4 17:45:2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
2
4
5
3
西汉在中国历史上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夷,声威远播,是一个重要的朝代。西汉时期对外交往奠定了古代中外文明往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具体体现。本课是初中历史第一次提到中外关系,对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有关史实;熟悉丝绸之路示意图,知道丝绸之路;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以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地图等材料,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分析问题;利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重温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学习张骞身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坚强意志。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 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1
2
4
5
3
学情分析
我实习的班级是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刚进中学的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内容上我就选择以教材为主,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
1
2
4
5
3
遵循有效学习的原则,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设置情景,学生参与的过程来完成学习。
1
2
4
5
3
两条路线
一个人物
利用三个情景
带领一次旅行
突出三个要点
西汉疆域图
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情景一
我们坐上列车,来到敦煌(今甘肃敦煌),看到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情景一
我们坐上列车,来到敦煌(今甘肃敦煌),看到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1. “西域”是指什么地区?
2.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
张骞塑像
西域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前114),汉中成固人,西汉官吏,外交家。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应募出使西域。
一 张骞通西域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取得了什么成果?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地理、风俗和民情。
4.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任务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成果 熟悉了西域的
地理、风土和人情
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交往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葡萄
苜蓿
核桃
石榴
铁器
良种马
丝绸
一 张骞通西域
5.张骞通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情景二
我们一路西行,来到鄯善(今新疆若羌县)境内,看到当地的居民跟我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都是高鼻梁、深眼眶、肤色较浅。尽管如此,我们今天仍然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
新疆地区从什么时候才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
西汉疆域图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情景三
在疏勒(今新疆喀什)一间丝绸店里,老板向我们炫耀:店里有一种丝绸——古罗马执政官凯撒(公元前1世纪)曾经穿过这种丝绸做的衣服。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1.中国丝绸是如何传到古代欧洲去的?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西亚
欧洲
敦煌
二 丝绸之路
1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
2.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西河走廊,敦煌,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欧洲地区。
3.海上丝绸之路
三 班超经营西域
1.班超
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东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2.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1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B)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
济、文化交流 C 设立西域都护 D 控制西域各族
2 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
A 西汉时期 B 秦朝时期 C 战国时期 D 东汉时期
3 汉朝时期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这个商队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是(按顺序排出)( D )
①玉门关 ②河西走廊 ③安息 ④鄯善 ⑤于阗
⑥塞琉西亚 ⑦葱岭
A ③⑥⑦②④⑤ B ①②⑦⑤③④⑥
C ②④⑥⑦⑤③ D ②①④⑤⑦③⑥
1
2
4
5
3
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亲历历史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陶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但同时还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是否跟上上课的节奏!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3、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的事件是 ( )
A卫青、霍去病分两路夹击匈奴 B王昭君出塞 C匈奴分裂为几部 D白登之围被解
4、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 (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
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
5、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 )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6、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7、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8、与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 ( )
A汉武帝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光武帝时期
9、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10、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云贵地区 ②河套地区 ③西域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1、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可用于灌溉又可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 D西域都护设置后
12、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府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13、李明和历史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
①西安 ②银川 ③河西走廊 ④敦煌 ⑤太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14、关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域都护建立于公元前60年 B西域第一任都护是班超
C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
D西域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15、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在当时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 (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高祖统治时期 C汉武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
二、组合列举题
16、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3)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17、根据相关的提示写出下列的人物。
(1)不辱使命,两次出使西域,为促进汉和西域的交往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21世纪教育网
(2)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的皇帝:
(3)“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这两个成语有关的人是:
18、根据相关提示写出下列的地理位置的名称。
(1)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称为:
(2)西域大致指的是我们国家现在的:
(3)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在:
(4)丝绸之路的最终转动到的地点是:
三、材料解析题
19、阅读材料:
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
材料二: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
(2)材料一中“初行”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有哪些?
(4)初行与以后第二次出使有何意义?
(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20、见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建设。”
请回答:(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经过地: 。两关:C: 、D 。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一的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7)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21世纪教育网
21、阅读材料:“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请回答: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2)请说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及目的作用。
(3)“安有佳种自西来”反映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怎样?你能具体举出“自西来”的“佳种”几例吗?
四、分析探究题
2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新疆地区古代称什么吗?在汉朝时期最早为加强我国与新疆地区的密切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请你列出他的主要事迹。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并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现在的新疆你都了解哪些?请试着说出来。
23、在古代,我国开通了一条连接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在今天,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互补,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请回答:
(1)丝绸之路开通是在哪个朝代?
(2)请你叙述丝绸之路的路线。
(3)如果你沿丝绸之路观光旅游,你认为最值得去的名胜古迹是哪一处?
(4)请写出在“西部大开发”中一项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实现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ABC 6~10:CBCABA
11~15:BABBC21世纪教育网
二、组合列举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1)公元前138年(2)公元前119年(3)公元前60年
17、(1)张骞(2)汉武帝(3)班超21世纪教育网
18、(1)西域(2)新疆(3)长安(4)欧洲
三、材料解析题
(1)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
(2)公元前138年,向西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3)“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险恶,还要经过匈奴控制地区,可能被扣押,生死难料。
(4)第一次: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汉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5)有胆、有识、有行、有恒,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面对困境,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
20、(1)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
(2)西亚、丝和丝织品(3)张骞(4)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5)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至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6)可以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路线。(7)复兴丝绸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21、(1)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略(3)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葡萄、石榴、核桃等
四、分析探究题
22、(1)西域(2)张骞(3)两次出使西域加上作用(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5)略
23、(1)汉代(2)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敦煌莫高窟或秦兵马俑(4)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