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兴亡
魏灭蜀
(263年)
西晋建立
(266年,魏灭亡)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80年)
司马炎
洛阳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
280年,晋灭吴,三国时期结束
三国尽归司马氏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兴亡
魏灭蜀
(263年)
西晋建立
(266年,魏灭亡)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80年)
西晋灭亡
(316年)
司马炎
洛阳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265年到316年)
你知道下面两幅漫画说的是什么事件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八王之乱
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商旅暴富,皇亲王恺不服气,用丝绸做成40里长的遮路屏风,以显示富有;石崇就用绸缎做成50里的屏风。有一年闹饥荒,饿死了很多人,晋惠帝竟然吃惊的问:“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材料分析
晋惠帝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 无力治国。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 皇位,混战十几年,耗竭了西晋国 力。史称“八王之乱”。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兴亡
魏灭蜀
(263年)
西晋建立
(266年,魏灭亡)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80年)
西晋灭亡
(316年)
2、五胡内迁(始于东汉末年)
1
2
3
4
5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西晋(266—316)速亡原因: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
1、东晋的建立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1、东晋的建立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2、前秦统一北方:苻坚(氐族)
苻 坚
4世纪末
氐族苻坚重用汉人王猛,
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和东晋的对峙
3、淝
水
之
战
背景: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
淝水沿岸
东晋——前秦
东晋以少胜多
为南方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条件
淝水之战
前秦:(1)骄傲轻敌
(2)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
团结,军心不齐。
(3)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1)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3)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4、南朝建立(东晋灭亡):420年
东晋十六国时期,陈家有一个“阿宝”,他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在黄河边务农的家庭,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身世:
阿宝的太祖父: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官渡之战夜袭乌巢中立下战功,后在赤壁之战中侥幸逃生,返回家乡务农。他为人精明,善于持家,精通农活,逐渐发家致富,成为当地小有声望的殷实人家。
阿宝的曾祖父: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
故事内容:
阿宝的祖父:在与新迁人本地的氏族人的冲突中被杀,家道中落,日益穷困。
阿宝的父亲:被前秦王苻坚强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淝水之战后不知下落。
阿宝长大后感觉目前生活状况太差了,所以决定要搬家,不过要往哪里搬呢?
议一议:
你觉得阿宝应该搬到什么地方好呢?说说
你为阿宝选择新家所在处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布天下。 ——《宋书》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社会条件: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劳动力技术 (主要原因)
自然条件
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手工业:
织锦 制瓷 矿冶
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 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社会条件: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3、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劳动力技术 (主要原因)
自然条件
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请你在图上画出东汉末年以来民族迁移的方向。
这一时期的民族迁移有何重要意义?
1、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2、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第二个时期
东晋 十六国
第三个时期
南朝
西晋代魏和三国结束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西晋灭亡
东晋的建立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南朝政权的更迭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表现 影响)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第二个时期
东晋 十六国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第二个时期
东晋 十六国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第三个时期
南朝
第二个时期
东晋 十六国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魏
蜀
吴
西晋
北:十六国(前秦)
南:东晋
南朝(宋、齐、
梁、陈)
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1.西晋的建立者是 (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课堂训练
C
2. 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
A 魏、蜀、吴 B 蜀、魏、吴
C 吴、蜀、魏 D 蜀、吴、魏
5.三国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
A.南方B.北方C.福建广东D.西部
B
B
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被称为“五胡”的是 ( )
A. 匈奴、鲜卑、羯、氐、羌
B. 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C. 匈奴、蒙古、羯、氐、羌
D. 匈奴、女真、羯、氐、羌
A
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包括 (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