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分式易错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分式易错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4 08:45: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浙江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分式》易错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当时,有意义
B.当时,的值为0
C.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D.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答案】D
【分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0,分式值是0的条件是分子是0,且分母不为0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选项,当时,有意义,故不符合题意;
B选项,当时,的值为0,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则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故不符合题意;
D选项,当时,,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掌握运用以上两个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九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
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
km/h,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km/h,则汽车的速度为2xkm/h,由题意得,.故选C.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3.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先对分式方程乘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去分母得:,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去分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通分.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D.
【答案】B
【解析】
A.≠
,故A不成立;
B.
=
,故B成立;
C.不能约分,故C错误;
D.
,故D不成立.
故选B.
5.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原式
故选A.
6.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
A.﹣5
B.﹣8
C.﹣2
D.5
【答案】A
【解析】
解:去分母得:3x﹣2=2x+2+m①.由分式方程无解,得到x+1=0,即x=﹣1,代入整式方程①得:﹣5=﹣2+2+m,解得:m=﹣5.故选A.
7.如图,若为正整数,则表示的值的点落在(  )
A.段①
B.段②
C.段③
D.段④
【答案】B
【分析】
将所给分式的分母配方化简,再利用分式加减法化简,根据x为正整数,从所给图中可得正确答案.
【详解】
解∵1.
又∵x为正整数,∴1,故表示的值的点落在②.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及分式加减运算,同时考查了分式值的估算,总体难度中等.
8.已知,则的值是(  )
A.9
B.8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
可知

,把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把代入即可.
【详解】
由得,即
=,
把代入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恒等变形求分式的值,利用分式的性质,找到可以等量代换的代数式是解题关键.
9.已知ab=1,M=,N=,则M与N的关系为
(
)
A.M>N
B.M=N
C.MD.不能确定
【答案】B
【详解】
先通分,再利用作差法可由=
,=,因此可得M﹣N=﹣==,由ab=1,可得2﹣2ab=0,即M﹣N=0,即M=N.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先注意通分,然后再通过求差约分即可判断,解题关键是通过求差来判断大小的关系.
10.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且分式的值为0,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不等边三角形
B.腰与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答案】B
【解析】
根据分式等于0的条件,分母不为0,分子等于0,即a-c≠0,ab-ac+bc-b2=
ab
-b2-ac+bc
=b(a-b)-c(a-b)=(a-b)(b-c)=0,所以a≠c,a=b,或b=c,因此可知此三角形一定是腰与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解题关键是明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为分母不为0,分子为0,然后根据结果,由边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
【分析】
首先明确增根的定义:使分式无意义的解叫做增根,然后化简分式方程求出增根,即可得出m的值.
【详解】
方程移项,得
两边同乘以(),得
∵有增根

∴当时,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增根求参数的值,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12.已知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试题解析:∵分式的值为0,
∴,
解得x=3.
故答案为3.
13.计算:
=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性质,先将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再相加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2,
故答案为:2
【点睛】
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4.化简:__________.
【答案】
【分析】
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
=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运算规则.
15.若(2x﹣3)x+5=1,则x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或1或-5
【解析】
(1)当2x?3=1时,x=2,此时=1,等式成立;
(2)当2x?3=?1时,x=1,此时=1,等式成立;
(3)当x+5=0时,x=?5,此时=1,等式成立.
综上所述,x的值为:2,1或?5.
故答案为2,1或?5.
16.已知:满足方程,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
【答案】
【解析】
因为,则
.
故答案:.
17.已知,且,则______.
【答案】27
【分析】
先根据a2-a-1=0,得出a2,a3,a4的值,然后将等式化简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a2?a?1=0
∴a2=a+1
∴a4=(a2)2=(a+1)2=a2+2a+1=a+1+2a+1=3a+2,a3=a?a2=a(a+1)=a2+a=a+1+a=2a+1,


整理得

故答案为:2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解分式方程,通知所学知识对a2,a3,a4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9分)
18.解方程
(1)
(2)
【答案】(1)无解
(2)
【解析】
【分析】
(1)方程两边同乘,化为整式方程解答即可;
(2)方程两边同乘,化为整式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1)解:方程两边同乘得
检验:当时,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无解.
(2)解:方程两边同乘得:
检验:当时,,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点睛】
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
19.先化简,再求值:,且x为满足﹣3<x<2的整数.
【答案】-5
【分析】
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原式=[+]÷=(+)?x=x﹣1+x﹣2=2x﹣3
由于x≠0且x≠1且x≠﹣2,
所以x=﹣1,
原式=﹣2﹣3=﹣5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0.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答案】5
【解析】
解:原式=.
取a=2,原式.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a的值(使分式的分母和除式不为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21.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甲每天加工的数量是乙每天加工数量的
1.5
倍,两人各加工
600
个这种零件,甲比乙少用
5
天.
(1)求甲、乙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这种零件?
(2)已知甲、乙两人加工这种零件每天的加工费分别是
150
元和
120
元,现有
3000
个这种零件的加工任务,甲单独加工一段时间后另有安排,剩余任务由乙单独完成.如果总加工费不超过
7800
元,那么甲至少加工了多少天?
【答案】(1)乙每天加工40个幂件,甲每天加工60个件;(2)甲至少加工40天.
【解析】
【分析】
(1)设乙每天加工x个零件,则甲每天加工1.5x个零件,根据甲比乙少用5天,列分式方程求解;
(2)设甲加工了x天,乙加工了y天,根据3000个零件,列方程;根据总加工费不超过7800元,列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综合考虑求解即可.
【详解】
(1)设乙每天加工x个零件,则甲每天加工1.5x个零件
化简得600×1.5=600+5×1.5x
解得x=40
∴1.5x=60
经检验,x=40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实际意义.
答:甲每天加工60个零件,乙每天加工,40个零件.
(2)设甲加工了x天,乙加工了y天,则由题意得
由①得y=75-1.5x?

将③代入②得150x+120(75-1.5x)≤7800
解得x≥40,
当x=40时,y=15,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答:甲至少加工了40天.
【点睛】
本题是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题,题目数量关系清晰,难度不大.
22.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已知,求的值。
解:由知,,所以,即.
所以.所以.
该题的解法叫做“倒数法”。
已知:
请你利用“倒数法”求的值。求的值。
【答案】;
【分析】
计算所求式子的倒数,再将代入可得结论;将进行变形后代入即可.
【详解】
解:∵,且x≠0,
∴,
∴,
∴,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求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给出的解答思路,注意分式的变形,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解:由分母为,可设.
因为,
所以.
所以,解之,得.
所以
这样,分式就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差的形式.
问题:(1)请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2)请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答案】(1);(2).
【分析】
(1)仿照例题将分解为,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2)将分解为,得到,求出m、n,整理后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由分母为x-1,可设=,
∵=,

∴,得,
∴===;
(2)由分母为,可设=,
∵=
∴=,
∴,得,
∴==.
【点睛】
此题是仿照例题解题的形式解题,正确理解题意,明确例题中的计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试卷第1页,总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浙江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分式》易错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当时,有意义
B.当时,的值为0
C.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D.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2.九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
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
km/h,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3.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D.
5.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6.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
A.﹣5
B.﹣8
C.﹣2
D.5
7.如图,若为正整数,则表示的值的点落在(  )
A.段①
B.段②
C.段③
D.段④
8.已知,则的值是(  )
A.9
B.8
C.
D.
9.已知ab=1,M=,N=,则M与N的关系为
(
)
A.M>N
B.M=N
C.MD.不能确定
10.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且分式的值为0,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不等边三角形
B.腰与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________
12.已知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3.计算:
=_____.
14.化简:__________.
15.若(2x﹣3)x+5=1,则x的值为________.
16.已知:满足方程,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
17.已知,且,则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9分)
18.解方程
(1)
(2)
19.先化简,再求值:,且x为满足﹣3<x<2的整数.
20.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21.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甲每天加工的数量是乙每天加工数量的
1.5
倍,两人各加工
600
个这种零件,甲比乙少用
5
天.
(1)求甲、乙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这种零件?
(2)已知甲、乙两人加工这种零件每天的加工费分别是
150
元和
120
元,现有
3000
个这种零件的加工任务,甲单独加工一段时间后另有安排,剩余任务由乙单独完成.如果总加工费不超过
7800
元,那么甲至少加工了多少天?
22.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已知,求的值。
解:由知,,所以,即.
所以.所以.
该题的解法叫做“倒数法”。
已知:
请你利用“倒数法”求的值。求的值。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解:由分母为,可设.
因为,
所以.
所以,解之,得.
所以
这样,分式就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差的形式.
问题:(1)请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2)请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试卷第1页,总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