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10 21: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学案)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1、西晋统一:(266年,司马炎,洛阳)
魏灭蜀:势力最弱
统一:西晋灭魏:时间 人 夺权,定都 ,史称西晋。
西晋灭吴: 年,统一全国。
政治: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
统治集团的内乱 ,耗尽西晋国力。
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
民族:五胡内迁:五胡 ,影响是内迁后和汉族
灭亡: 年 族灭掉西晋。
2、东晋和十六国
东晋: 年 在 定都称帝建立。
十六国:北方总称(前秦:时间 少数民族 的 在汉族人
帮助下统一北方,建立前秦)
战役:淝水之战(有关成语 )
时间:
地点:
双方:
结果:
影响:
3、南朝: 年东晋大将 夺权建立 此后是 都定都
4、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原因:①



表现①



影响:
(二)填空题
1、曹丕死后,大臣 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最先灭掉了 国。266年,他的孙子 建立晋朝,定都 ,史称西晋。 年,西晋灭掉 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但是此后发生的 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17年, 重建晋朝,定都 ,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 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王是 ,他任用汉族人 为相。383年,在 东晋大败前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 ,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为 。
合作探究:1、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2、活动与探究: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 今天党和政府掀起的西部大开发热潮,有什么现实意义
精讲点拨、
1.从公元317年起,到公元581年止,匈奴、羯、氐、羌、卢水胡、鲜卑人先后入主中原,有两个半世纪以上,至隋文帝杨坚继位,黄河流域的统治权才又重新回到汉族自己的手中。
2、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3、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4.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5.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对你有何启示?
启示;劳动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不同地区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引进。处理好民族间的关系,保持民族平等团结,社会稳定,环保治理。
6.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方向和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流动趋向: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地区。重要意义: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达标检测:
1.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263年 B.265年 C.280年 D.316年
2.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
A.羯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D.南方相对安定
4.东晋主张坚决抵抗前秦军队进攻的宰相是A.谢玄B.谢石 C.谢安 D.王猛
5.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三国、两晋 C.三国、两晋到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
6. 以下有关淝水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B.发生在公元3世纪
C.苻坚南征受到上下支持 D.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之间
7、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8、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政权是( )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前秦
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语“风声鹤唳”出自这场战争 B战争发生在前秦与西晋之间
C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D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11、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①吴国灭亡 ②淝水之战 ③西晋建立 ④东晋建立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2、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刘裕 B、苻坚 C、王猛 D、司马炎
13. 东汉末年以后一直到两晋,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长期战乱 B、北方人口太多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14. 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①赤壁之战 ②刘备称帝 ③西晋建立 ④孙权称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15.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苻坚轻敌 B、军心不齐 C、骄傲自大 D、指挥不当
16. 前秦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匈奴  B氐、 C、羯  D、鲜卑
17.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的一次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8.三国时的“建业”、东晋时的“建康”,也就是今天的( )
A、南京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19.266年,司马懿的孙子 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 ,史称 。
20.从东汉末年以来, 、 、 、 、 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21.西晋王朝统一以后,很快爆发了“ 之乱”,耗竭了国力,后来西晋灭亡。
22.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是 ,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东晋时改名为 。
23.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
材料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1)材料1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发展的?
(2)材料2中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材料一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在灭掉六国后,继续向南方用兵,征服了越族地区,达到南海边上,并在那里设置郡县,历史上第一次对珠江流域实行了有效统治。为了加强对越族地区的管辖,秦朝迁徙了50万中原人戍守五岭,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随之传入珠江流域,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过,这次迁徙是政府的主观行为,加之秦朝的暴政和速亡,所以对江南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
材料二 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口达到几百万。在这股移民潮中,就由部分人进入福建,如晋江的地名,就是因晋代南下福建的汉人沿江而居,怀念故土而得名的,大家知道泉州附近有座洛阳桥吗?桥下的那条江叫洛阳江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后来北宋的蔡襄就修建了洛阳桥。据记载,当时南迁到福建的有八大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
学习历史就要为现实服务,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西部开发的建设者,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前秦: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氏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东晋: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