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曹操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第18课
一、时代背景
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争权
军阀混战
曹
操
:
字
孟
德
,
小
字
阿
瞒
袁
绍
字
本
初
,
出
身
“四
世
三
公”
袁
绍
10万人
3 、4 万人
曹 操
官渡
之战
二、三国前奏----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动脑筋: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恢复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个人素质:广揽人才,善于用人,虚心 接受建议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 操
官渡
之战
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赤壁之战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08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益州(今四川)。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胜败情形各异的原因?
A.曹军士兵大多数来自北方,不适应南方水土,尤其是不懂水战;
B.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C.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五、“三足鼎立,稳固根基”
——经济发展
曹魏修建水利工程
翻车
蜀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诸葛亮
孙吴造船业发达
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岛),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
曹操
袁绍
刘备
孙权
赤壁之战
官渡
曹操
魏(220年)
蜀(221年)
吴(222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课堂练习
1.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是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曹丕
2.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A
C
3.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4.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怎样评价曹操?
作业: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