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基础巩固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基础巩固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2 12: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 基础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调查中,需要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的调查
B.?对长征5B火箭发射前各零部件的检查
C.?对全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D.?对某一批次盒装牛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
2. 为了了解某市初一男生的体重,有关部门从初一年级498名男生中抽取50名男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抽取的50名男生是总体
B.?抽取的50名男生是样本
C.?每一名男生的体重是个体
D.?样本容量是50名
3. 某市卫生组织为了解该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
A.?在养老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在某小区随机调查了5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市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 某公司的生产量在1-7月份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6月生产量逐月减少???????????????????????????????????????B.?1月份生产量最大
C.?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增加有减少
5. 某地要反映 2008 年至 2018 年降水量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应绘制(???? )
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都不对
6. 下列选项中,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直方图
7. 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15、8,则第5组的频率是(??? )
A.?5??????????????????????????????????????????B.?7??????????????????????????????????????????C.?0.5??????????????????????????????????????????D.?0.1
8. 在10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取50个作为样本进行统计,频数分布表中54.5~57.5这一组的频率是0.12,那么个体数据落在54.5~57.5之间的约有(???? ).
A.?120个????????????????????????????????????B.?60个????????????????????????????????????C.?12个????????????????????????????????????D.?6个
9.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100名学生,测试学生在1分钟内跳绳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形计算,跳绳次数(x)在120≤x<200范围内人数占抽查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

A.?43%?????????????????????????????????????B.?50%?????????????????????????????????????C.?57%?????????????????????????????????????D.?73%
10.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从表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增长率
2.6%
10.5%
9.6%
8.8%
7.8%
7.1%
8%
A.?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
B.?这7年中,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C.?从1995年到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减少
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减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1. (本小题6分)表示数据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统计图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本小题4分)某市为了了解八年级9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
13. (本小题4分) 如图是某校初中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则学生最多的年级是________
14. (本小题4分) 经调查,某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60%,公交车占30%,其它占10%,用扇形图描述以上统计数据时,“公交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
15. (本小题4分)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10,最小值为45.若选取组距为10,则这组数据可分成________组.
16. (本小题4分) 某校随机抽查了八年级的30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不含后一个边界),则次数不低于42个的有________人.
三、解答题(共8题;共62分)
17. ( 本小题6分 ) 某同学在设计“你在快餐中是如何选择餐具的?”调查问卷时,用到下面的提问,你觉得是否合适?应该怎样改进?
(1)你一定常选择快餐这种用餐方式?________
(2)你在选择快餐时难道不自带碗筷等餐具吗?________
(3)我认为自带碗筷具有意义.________
18. ( 本小题6分 ) 小龙的妈妈让小龙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小龙,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龙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
(1)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哪种调查?
(2)你认为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19. ( 本小题11分 ) 下面是某班40名学生立定跳远的得分记录:
2,4,3,5,3,5,4,4,3,5
1,5,3,3,2,4,3,5,4,4
4,5,2,3,2,5,4,5,2,3
4,4,3,5,2,4,5,4,3,4
(1)完成下列统计表
得分
记录
人数
百分率%
1
2
3
4
5
(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3)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不同得分的同学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率.
20. ( 本小题8分 ) 七(3)班语文老师对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了调查,并请数学老师作了如图的统计图.

(1)哪种类型书籍最受欢迎?
(2)哪两种类型书籍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图中扇形的大小分别代表什么?
(4)图中各个百分比如何得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21. ( 本小题8分 ) 为了解某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的实验成绩等级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县若干名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抽取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
成绩等级
A
B
C
D
人数
60
x
y
10
百分比
30%
50%
15%
m
请根据以上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________名;
(2)表中x,y和m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________,y=________,m=________;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4)若将抽取的若干名学生的实验成绩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
22. ( 本小题9分 ) 某市对当年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试题满分100分,将所得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
(2)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生,估计该年的优生率为多少?
(3)该年全市共有22000人参加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请你估计及格(60分及60分以上)人数大约为多少?
23. ( 本小题7分 ) “十一”黄金周期间,重庆仙女山风景区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变化
单位:万人
+1.2
+0.4
+0.8
﹣0.4
﹣0.8
+0.2
﹣1.2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记为a,请用含a的式子表示10月5日的游客人数:________万人.
(2)判断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日,最少的是________日.
(3)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这7天的游客人数情况:人数变化(万人)
24. (本小题 9分 ) 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每名学生仅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尚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类别
频数(人数)
频率
科普
0.44
文学
60
0.3
艺术
30
其他
22
0.11
合计
1
(1)补全上面的统计表;
(2)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爱阅读哪类读物的学生人数最多?
(3)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计该校1800名学生中最喜爱阅读文学读物的约有多少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A、对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对长征5B火箭发射前各零部件的检查,适合全面调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对全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对某一批次盒装牛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全面调查它适用的范围是调查对象的个体数很少,没有破坏性,要求结果准确;对飞机,火箭,动车的各零部件的检查,必须用全面调查,由此可得答案.
2. C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A、初一年级498名男生的体重是总体,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抽取的50名男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每一名男生的体重是个体,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样本容量是5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根据总体的定义判断A,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考察对象称为样本;根据样本的定义判断B,个体:每一个考察对象; 根据个体的定义判断C,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样本容量没有单位,根据样本容量的定义判断 D,从而可得答案.
3. D
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A、调查不具广泛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查不具广泛性,故B不符合题意;
C、调查不具代表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4. C
考点:折线统计图
解:图示为增长率的折线图,读图可得:
这七个月中,增长率为正,故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故A,B,D均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增长率均为正数,即后边的月份与前面的月份相比是增加的,据此即可求出答案.
5. A
考点:折线统计图
解:某地要反映2008--2018降水量的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不仅要表示出每一年的降水量,而且还要直观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最好用折线统计图。
6. A
考点:扇形统计图
解: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题意可得答案。
7. D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 第5组的频数为50-12-10-15-8=5,
∴第5组的频率为550=0.1.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第五组的频数,再根据频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8. A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在频数分布表中,54.5~57.5这一组的频率是0.12,则估计总体数据落在54.5~57.5这一组的频率同样是0.12,那么个体数据落在54.5~57.5之间的大约有1000×0.12=120个.
故选:A.
9. C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解:总人数为10+33+40+17=100人,
120≤x<200范围内人数为40+17=57人,
在120≤x<200范围内人数占抽查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57100 =57%.
故答案为:C.
分析:用120≤x<200范围内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10. D
考点:统计表
解:每年的增长率都是正数,说明生产总值每年都增长.因而D错误.A、B、C都正确.
故选D.
分析:表中数据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增有减,但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增加,只不过有的年份增加的少.
二、填空题
11. 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点: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解:表示数据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统计表,另一种是统计图;
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故答案为: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根据数据的常用方法和统计图的分类即可解答.
12. 500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样本容量为:500
故答案为:500.
分析:样本容量就是抽查的个体数,从9000人中抽出500人,抽查的个体的数是500,因此样本容量为500,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13. 7年级
考点:条形统计图
解:学生数是由女生和男生的和,故学生最多的年级是7年级.
故答案为:7年级.
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纵轴对应点的最高点,?学生最多的年级即女生和男生的和最大的年级,由此可得答案.
14. 108°
考点:扇形统计图
解:公交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0°×30%=108°.
故答案为:108°.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知公交车占30%,所以“公交车”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即是360°×30%,求解即可.
15. 7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解:110﹣45=65,
65÷10=6.5,
故这组数据可分成7组,
故答案为:7.
分析:求出极差,再用极差除以组距可以计算出需要分成的组数.
16. 14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解: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次数不低于42个的有8+6=14人,
故答案为:14.
分析: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仰卧起坐的次数x在42≤x<46的有8人,46≤x<50的有6人,可得答案.
三、解答题
17. (1)解:应改为:你是否常选择快餐这种用餐方式?
(2)解:应改为:你在选择快餐时是否自带碗筷等餐具?
(3)解:应改为:你认为自带餐具是否有意义?
考点: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分析:提问题时一定要征询别人的意见,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只有这样收集的数据才具代表性,才更好反映事物本质。
18. (1)解: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全面调查
(2)解:小龙采取的方法不合适,因为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1)由关键词"每根都试过了",可知是全面调查;(2)全面调查适合数量不太多,易操作,无破坏性,有必要;抽样调查适合数量太多,不便操作,有破坏性,不太有必要.
19. (1)解:完成下列统计表

(2)解: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3)解: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不同得分的同学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率.

考点: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得分记录在表中填写得分为1、2、3、4、5的人数,然后分别求出不同得分的同学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率即可;
(2)根据(1)中所统计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1)中所统计的百分数乘以360°得出各个得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从而即可绘制扇形统计图.
20. (1)解:∵30%>25%>23%>16%>6%,
∴科幻书籍最受欢迎。
(2)解:∵科普书籍占比25%,武打书籍占比23%,
∴科普、武打书籍受欢迎程度差不多。
(3)解:∵是对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图中每个扇形的大小分别代表喜欢相应类型书籍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4)解:∵图中各百分比=喜欢相应类型书籍人数÷全班人数×100%,
∴所有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考点:扇形统计图
分析:(1)通过比较各扇形百分比的大小即可判断;
(2)根据科普、武打两个扇形的百分比接近即可判断;
(3)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结合本题情境即可解答;
(4)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即可解答。
21. (1)200
(2)100;30;5%
(3)解: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4)解:由题意可得,
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1060÷30% ×360°=18°,
即实验成绩为D类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8°
考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解:⑴由题意可得,
本次抽查的学生有:60÷30%=200(名),
故答案为:200;
⑵由⑴可知本次抽查的学生有200名,
∴x=200×50%=100,y=200×15%=30,m=10÷200×100%=5%,
故答案为:100,30,5%
分析:(1)根据人数除以百分比可得抽查的学生人数;
(2)根据(1)中的学生人数乘以百分比可得对应的字母的值;
(3)根据(2)得到B、C对应的人数,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4)先计算D类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可得圆心角的度数.
22. (1)解:根据题意有30+35+45+60×2+70=300;
答:共抽取了300(名)。
(2)解:从表中可以看出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人数有35+70=105,共300人;
所以优生率是105÷300=35%;
答:该年的优生率为35%。
(3)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及格人数为300-30-60=210,
则及格率=210÷300=70%,
所以22000人中的及格人数是22000×70%=15400(名);
答:全市及格的人数有15400人。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列出算式,即可;
(2)找出优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为优秀率;
(3)根据条形统计图,算出及格率,再把全市参加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的总人数乘以及格率,即可.
23. (1)(a+1.2)
(2)3;7
(3)解: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考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折线统计图,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解:(1)a+1.2+0.4+0.8﹣0.4﹣0.8=a+1.2
故答案为:(a+1.2).(2)这七天的人数分别为:(a+1.2)万人,(a+1.6)万人,(a+2.4)万人,(a+2)万人,(a+1.2)万人,(a+1.4)万人,(a+0.2)万人,
因此人数最多的是3日,最少的是7日,
故答案为:3,7.
分析:(1)根据每一天比前一天增长情况,计算出每一天的游客人数即可,(2)将这七天的游客人数分别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比较得出答案,(3)绘制折线统计图,根据增长变化情况进行绘制.
24. (1)解:由题意可得:22÷0.11=200,
则科普的频数: 200×0.44=88 ,
艺术的频率: 30÷200=0.15 ,
故答案为: 88,0.15,200
(2)解:由于 88>60>30>22 ,
所以最喜爱阅读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最多,
答: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爱阅读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最多
(3)解:该校1800名学生中最喜爱阅读文学读物的约有: 1800×0.3=540 (人)
答:该校1800名学生中最喜爱阅读文学读物的约有540人.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1)根据频数样本容量=频率 , 先由其他算出样本容量,接着再算科普的频数,艺术的频率.
(2)直接比较每个部分的频数,哪个大就喜欢哪个.
(3)直接用该校总人数×文学读物的频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