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教
材
分
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目
录
CONTENTS
教材特点
学情分析
单元解读
学情分析
0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能觉察到动植物外形特征、习性、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生命、保护环境。
02
具有初步探究的能力
1、能通过比较、观察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能用数字、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
0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会感到很满足。
1、编排儿童化
教材特点
2、结构合理化
教材特点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3、问题直观化
教材特点
4、探索明晰化
教材特点
5、研讨集中化
教材特点
6、配图有内涵
教材特点
突出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细节,重视观察方法的引导
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是“植物”,有6课,重在培养学生观察与记录能力。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是“比较与测量”,有7课,重在培养学生用度量和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
每个单元后配有科学阅读,全书共15课时。
单元解读
我们知道的植物
观察一棵植物
观察叶
06
01
《植物》单元快速攻略
02
05
04
03
校园里的植物
植物是“活”的吗
这是谁的叶
核心概念:生命
核心概念分解:植物的基本构造、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存需求
核心技能:观察
核心技能分解:观察的全面、细致、准确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7.1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
7.1(1~2)
知道植物都是生物。
7.3(1~2)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8.1(1~2)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学习目标(1~2年级)
单元教学目标
04
03
01
02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2、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3、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植物是“活”的,有生命的
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学习目标
《植物》这个学习大单元中,各课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植物是‘活’
的、有生命区别于非生物,”
这个核心概念,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综合性,及概念与探究协调发展的特点。
单元分析
1、我们知道的植物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是单元起始课,也是一个调查。便于了解一年级的孩子关于植物有哪些认识。
本课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种植活动,也是科学长期观察的首次尝试,孩子们非常喜欢。
为后续学习作准备,特别是第五课
单元分析
1、我们知道的植物
重视学生活动手册画图记录
这一课中关于自己种植的植物图示记录需要孩子至少坚持六周,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容易的,也是值得老师们关注与重视的,后续的每一节课最后都应提示孩子们照顾好前面种植的小植物,适时展示交流孩子们的种植记录或者实物展示。
单元分析
2、观察一棵植物
1、选择秋季参见的一种植物观察
2、注意观察顺序和方法
3、掌握科学的词汇(根、茎、叶)
4、画画这棵植物。
单元分析
2、观察一棵植物
在观察一棵植物时,注意活动手册的使用。教师示范先画地面,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有顺序的画是指导的关键。
单元分析
3、观察叶
观叶——说叶——画叶
①
我观察的是什么叶子
?
②它是什么颜
色的?
③
它的形状像什么?
④
其他发现。
观察叶的图示记录则要求学生画一片叶,尽量画的完整、真实。
指导学生用画的方式呈现描述植物叶的细部特征。
单元分析
4、这是谁的叶
第一次带学生到室外活动,要考虑好观察区域,注意安全;
让学生带上2种校园里的植物叶子,分组去辨认植物,室外活动建议15分钟左右;
交流研讨时,可以突出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同一种的植物的叶子,不完全相同。
单元分析
5、植物是“活”的吗
秉持观点,科学论证
课题
——核心概念
(植物是“活”的,有生命的。)
1.植物是“活”的,我的依据是……
2.植物不是“活”的,我的依据是……
1.自己种养植物观察所得
2.生活经验
3.科普阅读
.......
观点
证据
论证
单元分析
6、校园里的植物
运用前几节课学习到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入校园中去观察植物,是对单元学习的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观察、
记录、
描述方法
让学生感受植物多样性,以及植物是活的,
有生命的
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整体备课,整体安排;
抓住观察和记录两个方面;
让学生亲自动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当地实际,适当采用替代植物;
从第一节课开始培养科学学习的心习惯;
课内外相结合,赢得家长支持。
单元解读
在观察中比较
起点和终点
用手来测量
01
《比较与测量》单元快速攻略
02
05
04
03
做一个测量纸带
用相同的物体
来测量
用不同的物体
来测量
核心概念:测量
核心概念分解:能描述差异的比较、没有标准的测量、统一标准的测量
核心技能:比较
核心技能分解:公平、准确、方便
06
0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7.1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物品进行简单加工。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18.1
设计是完成一个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
针对一个具体任务,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说出完成工作的基本步骤。
能够分担相应任务,合作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
学习目标(1~2年级)
1、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2、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3、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4、非标准单位的测趣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5、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
6、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1、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乐于在情境中学习,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5、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6、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
7、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
1、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1、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3、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4、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5、学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
6、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7、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
8、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02
04
01
03
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习目标
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的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实际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
单元分析
1、在比较中观察
观察中有比较;
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
比较结果(比如大小)的不同;
比较时要公平。
单元分析
2、起点和终点
比较(赛)要公平。
公平需要共同的起点,
不同
的终点是比较的不同结果。
一定要提前做预实验,摁跳纸青蛙时,需要注意控制方向
单元分析
3、用手来测量
有些比较(如比长比短)是可以测量的。
测量的工具有很多,比如手脚
等。
手有长有短(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不同。
测量中,测量单位要首尾相连不断重复。
单元分析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是多种多样。
物体作为测量工具,与手相比,它的长度保持不变(标准单位)。
测量结果要标明所使用的测量单位。
引导学生去发现,对比,产生矛盾。
单元分析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统一用小立方体(标准单位)测量,测量结果可以比较,方便交流。
小立方体可组合起来,方便测量(测长物体,测竖直高度,方便计数)
继续引导学生讨论改进。
单元分析
6、做一个测量纸带
测量纸带可以替代立方体测
量。
纸带更方便(携带方便,可测
圆形的物体)。
单元分析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尺子是一种通用工具,测量更方便和准确。
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很多:
0刻度(起点);标志线的间距等长(相标准长度);标志线重复出现(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标准单位的数值)。
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
单元分析
公平比较
确定标准
非标准单位
不同标准单位
统一标准单位
准通用工具
通用标准工具
活动逻辑
儿童视角
一把尺子的故事
前世:恐龙、纸蛙、手、纸带、橡皮、小立方体
今生:各种尺子,常见工具
反复表扬三件事:
记录完整
记录具体
记录准确
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建议
及时鼓励三类人:
遵守规则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教学过程三注意:
实验要求讲清晰
实验材料巧发放
划定范围去观察
对学生
对学习
对教学
聆
听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