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31 09: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学科:历史
年级:初 一 时间:1课时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模式:本案例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视频与图片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一、【学习目标】
融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如下:
学生能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生在理解秦始皇统一的历史条件及意义的基础之上,初步形成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结合课外知识,对秦始皇的功与过进行一个辩证、全面的评价,形成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生认识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理解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的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具有如下的特点:
1.知识状态
①知道秦统一六国,但对其巩固措施基本不了解;
②知道长城,但是对其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
2.认知能力
①见识和阅历较少,对秦始皇评价易倾向负面;
②理解能力有限,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中央集权”“焚书坑儒”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内容:本课教材主要讲述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从而结束了自春秋以来割据混战局面,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的统一。统一完成之后,秦始皇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一。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位:本课作为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既承接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时代》又在本单元中起到一个总起的作用。同时,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它对学好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史模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对“焚书坑儒”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课贯彻生本理念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表格、图片和视频,运用到情境设置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及探究能力,尤其是“你说我说,再评秦始皇”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视频导入(5分钟)
——PPT展示表格及图文并貌,学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30分钟)
——课外拓展讨论,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5分钟)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观看视频,初识秦始皇 播放视频《木乃伊3》中秦始皇的一个片段,提问:结合描述视频及课内外知识,说说你对秦始皇的印象。过渡:秦始皇是否真的如影片所展示的那样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近秦始皇。 观看视频,学生畅所欲言,尝试描述自己眼中秦始皇初印象。 视频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他们对秦始皇的初步印象。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穿越时空,走近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 演示秦灭六国的动画,引导学生归纳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学生回忆并尝试着从秦的军事政策、重用人才、商鞅变法以及人民的愿望归纳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动画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秦灭六国的过程;同时,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的梳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PPT展示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完成填充任务。学生完成表格后打出参考答案。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从而整合出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采取的一系列统一的措施。 基于任务的阅读文本内容,学生可以快速地找出有效信息,系统归纳秦统一的措施。学生由此形成了一个清晰、条理的知识体系。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PPT打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结构示意图框架,让学生将“皇帝”“三公九卿”“郡”“县”放入相应的位置。再结合这个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讲解中央与地方,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学生将结构图补充完整。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结构示意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抽象的名词,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
经济: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 PPT展示统一前各国不同的货币、度量器具等图片,实物展示圆形方孔铜钱。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货币和度量衡统一的经济作用。 认识到货币和度量衡统一对当时乃至现代的一个深远的影响。
文化:文字的统一和焚书坑儒 文字的统一通过图片的展示一笔带过。教师PPT展示焚书坑儒的图片,再现历史场景。出示两则材料,提问:如果你是秦始皇,会采取谁的建议?结合材料,说说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在学生的自主解读后进行简单的总结。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尝试回答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动机以及焚书坑儒造成的严重后果。 图片可以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对焚书坑儒印象更深刻。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可以培养其材料分析能力。从而认识到焚书坑儒对文化带来的严重破坏。
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出示秦的疆域、秦长城、灵渠等地理图片,指导学生读图。 学生通过读图,识记秦的疆域四至,秦长城的起止点,以及灵渠的地理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这些工程为秦朝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的贡献。 通过地图,形成学生一定的地理空间概念。
你说我说,再评秦始皇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进行评价。 学生结合本节课学到的内容以及课外知识,综合分析秦始皇的功与过,尝试对其进行一个辩证的评价。 呼应导入部分“对秦始皇的印象”。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可以对本课达到一个复习总结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3.教学评价
评价项目 优 良 中 差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评价 自主阅读与收集信息。 收集到与主题有关的大量信息。 收集到与主题有关的基本信息。 仅收集到与主题有关的少量信息。 没有收集到与主题有关的信息。
交流表达能力评价 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语言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给出所有问题完整答案,清晰理解的论证。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错误。 给出所有问题的完整答案。表达观点没有错误。 不能给出所有问题的完整答案。表达观点有少数错误。 没有回答出全部问题。表达观点有许多错误。
4.教学资源
资源名称 资源应用思路 资源的收集与制作
《木乃伊3》描述秦始皇片段 视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关注。 资源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这个网站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通过内容与播放时间的对比,选择了内容广度,冲击效果较强的这个视频,为时一分多钟
秦灭六国的动画 加深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 资源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上的图片,辅之以PPT自定义动画效果。 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秦统一六国的措施表格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出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将更显系统、条理。 表格通过PPT中的插入表格自行设定调整即可。
中央集权制度结构权力图 “中央集权制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结构示意图,化抽象为形象。 结构示意图通过PPT应用中的工具可绘制而成。
各国不同的货币、文字及度量衡图片 学生通过这些图片意识到统一货币、度量衡及文字的重要性。 课本及电子教材可提供
焚书坑儒的图片及史料 增强学生对这一事件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资源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址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及课本
秦长城及灵渠图 增强空间地理概念 资源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址http://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及课本
附录
1.表格
2.中央集权制度结构示意图
3.焚书坑儒图片与史料
史料: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李斯建议:
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3、严禁私学。
课本材料:现代著名的教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4.秦的疆域,秦长城及灵渠
观看视频,初识秦始皇
穿越时空,走近秦始皇
你说我说,再评秦始皇
中央政府
最高统治者
皇帝
专制
三公九卿
集权
县(令)
郡(守)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