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目标:
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学会小组合作,能够交流汇报成果。
教学准备:
每组四只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一谈你对恐龙的认识。
2.观看《恐龙之最》视频。
3.举例谈一谈你的收获。
4.小结:科学家们比较的标准有很多,如比较物体整体的大小、轻重、高矮等,还可以只比较物体的一部分,如翅展(臂展)的长短、尾巴的长短、头部的大小等。
5.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
二、聚焦问题
1.出示图片,数一数图中有几只恐龙?
2.通过观察,你觉得哪只恐龙大、哪只恐龙小?
(学生可能会按图片上恐龙的位置去描述,也可能会用自己了解的恐龙名字去说明他的比较结果,所以比较的对像不容易让他人明确,引出比较前要确定各对像最好有一个明确的统一代称。)
3.为恐龙编序号,再说一说觉得哪只恐龙大、哪只恐龙小?
4.通过观察,你还有其它比较的标准和结果吗?
5.追问: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大家觉得这样比较公平吗?
6.小结:公平的观察比较,要先对齐——再比较。
三、探索比较
1.请出四只恐龙模型,(已编号)引导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说一说你想比较这四只恐龙的标准是什么?预测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3.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比较,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巡示指导)
4.展示记录表,交流你们的比较方法和结果。
5.引导学生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
6.小结:比较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观察比较身边的事物。
2.引导学生观察大小不同的篮球、排球和足球。(发现除了大小、外表的纹路不同,玩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都是球体,都能够锻炼我们的体魄。鼓励学生们要热爱体育运动、强健体魄。)
3.总结: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