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19 07: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过程与方法:
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 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T: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手测量,却发现每人一拃的长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应桌子的高度,那么除了手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物体呢?
学生回答
T: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长度、桌子的宽度和书的长度。
T:哪四种物体呢?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
测量方法
T:那么怎么测呢?首先确定书的长度的起点和终点,然后从起点开始摆放测量物,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演示
T:测完后填写数字,这次测量我们统一测量单位为个,如果出现达不到一个测量单位只有一半的现象就记为1个半,如果超过了测量物一半,那么记在1个半后面打个()写上大,记为1个半(大),如果小于一个半,那么记为1个半(小)。
确认桌子长度和宽度的起点和终点。
分发材料:一组一组上来领,表现好得分高的小组先来
学生实验:要求做一个记录一个数据,每个同学至少记录两组数据,如果你能挑战更高的难度那么请你完成三组或四组数据,我们今天来来看看咱们班有多少个小小测量师。(点最先做完的同学上去填写数据)
学生汇报
T:123,现在请材料组长把实验材料收上来,其余同学整理笔记并思考,从你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T:请小组四个成员之间彼此将数据放在一起,观察讨论一下,分析你们小组内所有完整无误的数据,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很不一样;用相同的物体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非常接近;用同一个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 测量结果能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用不同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一拃的长度不同,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板书设计】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