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课程地位
二、课程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
六、预期效果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课程地位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第一节。三国,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所占据的时间不长,但是它却起到了上承秦汉下启两晋南北朝的作用,学习好本节课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地理解历史的传承以及评价历史期间的作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基本史实,知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学会评价曹操等历史人物。
学法目标:通过对历史材料、故事以及图片等素材的分析,学会归纳某些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鼎立形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作用。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四、教法学法
本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和课内外结合法。并且根据课程引进和制作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用生动的图像和音频材料表现课程,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还突出要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地进行学习。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转折
3、小结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导入:
古人有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台湾歌手林俊杰:《曹操》
提问:你所认识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转折:
(1)曹操统一北方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
阅读课本101页内容以及106页的两段历史材料
官渡之战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鼎立
引用曹操的诗篇《龟虽寿》导出曹操统一全国的雄心
南方的割据势力:孙权与刘备
赤壁之战:播放电影《赤壁》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 曹丕
孙权
刘备
三国鼎立
国别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建都 灭亡时间 被谁所灭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小结:
还是古人那句话: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完成课本后面的“自我测评”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同时,通过自主探索学习,学会从课本材料中寻找信息。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