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分式的加减
一、选择题(共7小题;共35分)
1.
计算
得
A.
B.
C.
D.
2.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计算
的结果是
A.
B.
C.
D.
4.
当
且
时,
的值为
A.
B.
C.
D.
5.
化简
的结果是
A.
B.
C.
D.
6.
化简
的结果是
A.
B.
C.
D.
7.
化简:
的结果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5分)
8.
与分式
的和等于
的分式是
?.
9.
计算:
?.
10.
已知实数
,,,满足
,给出下列结论:
①若
,则
;
②若
,则
;
③若
,则
;
④若
,,
中只有两个数相等,则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11.
计算:
?.
12.
若
,则
的值为
?.
13.
计算:
?.
14.
若
,对任意自然数
都成立,则
?,
?;计算: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
15.
计算:
(1).
(2).
(3).
(4).
(5).
16.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
17.
已知
,.
(1)计算:
和
.
(2)若已知
,,求
,
的值.
18.
先化简
,然后在
,,
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
的值,并代入化简后的式子中求值.
19.
先化简
中,再从
,,
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作为
的值,并代入化简后的式子中求值.
20.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数学规律,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比如“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学习过程是利用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法结合律,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抽象概括的:,,,,(,
都是正整数).
我们知道:,,,,
(1)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出
之间的一个数学关系式.
(2)试用你在(1)中归纳的数学关系式,解释下面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若
糖水里含有
糖,再加入
糖(糖水仍不饱和),则糖水更甜了.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D
3.
B
4.
B
5.
A
【解析】.
6.
A
7.
C
【解析】
8.
9.
10.
①③④
11.
.
12.
13.
14.
,,
【解析】,
可得
,即
解得
.
15.??????(1)
??????(2)
??????(3)
??????(4)
??????(5)
16.
当
时,.
17.
(1)
,
.
??????(2)
由
,,
得
解得
18.
在
,,
三个数中只有选
合适,
19.
化简,得
,,
,
当
时,,当
时,.
20.
(1)
关系式:.
验证:,
,,
.
.
??????(2)
,
原来糖水中糖的质量分数
小于加入
克糖后糖水中糖的质量分数
,
故糖水更甜了.
第1页(共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