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测试反应快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测试反应快慢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9 18: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试反应快慢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的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
2.通过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3.了解测试反应快慢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的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教学准备:
反应快慢测试棒、抢答器。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通过抢答赛了解人的反应有快有慢。
1. 播放抢答比赛视频
师: 看!这正在进行着一场很精彩的抢答比赛,(播放抢答比赛视频)你能看出谁抢到了答题的机会吗?
(生:不能,他们抢答的速度都很快,几乎分不出快慢)
师: 但是,电脑还是会从他们中间选取出最快的一位——只有第一名才有答题的机会。
2.继续播放视频
师:人们的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有的人反应快一点,有的反应慢一点。(板书“反应快、反应慢” )
二、初接小棒,体会反应的快与慢。 (8分钟)
1. 师:你们觉得自己的反应快吗?(快)
都认为自己反应快啊!来!给你一根小棒——
咦?你怎么没接住?看来你的反应还不够快?
没做好准备啊?那我们每组用一根这样的小棒来测试反应快慢吧!(板书“测试反应快慢”)
学生无规则自由测试。
2.询问测试结果。
师:怎么样,每组都测试出反应最快的人来了吗?(没有,小组成员意见不统一)小组成员意见没有统一啊,为什么呢?
预设学生:小组的测试结果不公平,同学故意刁难你,要么把小棒放得很高,要么把小棒放得很低,不打招呼突然丢下来,害得你都抓不到。还有的小朋友在没有放小棒的时候就伸手去抓了。
3.初步总结测试规则。
师:嗯,这样确实不公平,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做到公平呢?
预设学生:每个人测试的时候小棒要放在同一个高度上,小棒丢下来之后才能用手抓。
师:考虑得真周到,那我们统一把小棒放在虎口的位置,测试员松手后,被测试的小朋友才能抓,可以做到吗?
三、再抓小棒,知道反应有快有慢。(8分钟)
1.学生有规则测试,填写记录表。
师:同桌之间轮流充当测试员,每个同学测10次。抓到了小棒就在记录单上打钩,(投影记录单)没抓到就画个小圆圈。
抓住画“√”,没抓住画“○”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那我们开始测试吧!
(学生活动)
2.明确比较反应快慢的标准(抓到次数越多,反应越快)。
师:你的反应快吗?凭什么说你的反应快或者慢呢?
预设学生:测试10次,你有X次抓住了小棒
师:还有抓住小棒次数更多的同学吗?
预设学生:8次!9次!
师:有10次全抓住了的吗?
预设学生:没有
师:其实我们的已经反应很快了!尽管我们反应都很快,但还是比较起来还是有快慢之分的。我们的反应有的快、有的慢!
四、分析数据,初步知道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反应速度。(2分钟)
1.分析一位同学的记录表,发现越往后,√越多的规律。
2.总结抓小棒的方法(集中注意,用眼睛盯着小棒,一掉下来就马上用手抓)。
3.初步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练习提高。
五、再抓有刻度的小棒,进一步知道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反应速度。(10分钟)
1.当我们抓到次数一样的时候,怎么判断谁的反应更快呢?
2.明确刻度标记方法(上小下大)和记分方法(抓到哪一格就记几分)。
3.学生测试,填写记录表。
姓名
1
2
3
4
5
总分
 
 
 
 
 
 
 
 
 
 
 
 
 
 
 
 
 
 
 
 
 
 
 
 
 
 
 
 
总分
 
 
 
 
 
 
4.通过发现不同同学总积分(横向总积分)知道不同的人对比起来,反应快慢是稳定的。
5.通过发现不同同学每次总积分(纵向总积分)越来越大,进一步知道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6.知道体育锻炼也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学生养成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
板书设计:
测试反应快慢
反应慢 练习 反应快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