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2.4 测试反应快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2.4 测试反应快慢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1 19: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4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在前面三课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完成身体对外界的反应测试。本课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2.比一比谁的得分多。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的玩法,要求不高,能抓住尺子即可,这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测试眼、手初步配合的结果。第二个活动是在能抓住尺子的基础上尽量抓到高分区。从初步感知转变为数据描述,用数据描述变化规律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出“反应快慢是可以被强化训练”的结论。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的访谈得知,学生翻拍手游戏也是玩过的,所以聚焦环节很容易开展。但是,当问到学生哪些方法能够提高游戏成功率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出来。本课用到的感觉器官主要是手和眼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如何玩游戏,再让学生亲身体验玩游戏的过程,把问题聚焦到感觉器官的反应上。在探索环节,虽然学生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但他们依然不善于总结提炼语言,所以在本节课还要继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数活动课都会出现时间不好把控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对完成任务快而有序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节省时间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师生玩《翻拍手》游戏的情境以及学生亲自体验玩《翻拍手》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反应速度快,有的人反应速度慢。
2.通过玩“抓尺子”的探究活动测试每个人的反应速度的快慢,在此基础上制作反应速度尺,小组分工合作玩“抓尺子”游戏,从尽量抓到高分区的数据中进一步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以及眼手的默契配合得以提高。
科学探究目标
1.在玩抓尺子游戏中,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默契配合逐步提高反应速度。
2.通过对比分析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得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反应速度这一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老师的激趣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进行适时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得出结论提供方便。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反应速度慢,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但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反应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玩“抓尺子”的游戏中感知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因人而异,有快慢差别。
难点:通过对比班级记录单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强化训练是可以提高反应速度这一结论。
【教学准备】
反应速度尺(每组1个)、黑色油性笔(每组1支)、活动记录表(表1、表2)、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至少6组)、班级记录单、教学课件、微课《抓尺子游戏》、《温馨提示》和《运动项目训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玩《翻拍手》游戏,初步测试身体对外界的反应。
(1)教师邀请一名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翻拍手》游戏
(2)介绍活动规则: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全组完成游戏后,组长举手示意。
(3)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获胜的次数,并谈一谈感受。
2.谈话揭示课题。
师:“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反应的速度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测试反应快慢。”(板书:测试反应快慢) 1.学生观看老师和一名学生玩《翻拍手》游戏的情境。
2.同桌两人一组玩《翻拍手》游戏,并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
3.汇报游戏结果和感受。 白板展示游戏背景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翻拍手》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
1.初步体验反应速度有快有慢。
谈话:为了测试反应快慢,我们要玩一个“抓尺子”的闯关游戏。
活动一:看谁抓到的次数多。
(1)观看《抓尺子》游戏视频,明确游戏规则。
师:“看完这个视频,你发现在玩这个游戏时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认为在玩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逐一说出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视频):
抓尺子的学生提前伸出一只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做准备捏合状。
放尺子的学生要使“尺子”末端垂直于抓尺子学生伸出手的正上方
抓尺子学生的手不能接触“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
(2)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
出示活动要求:两人一组完成游戏,每人抓10次,并将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3)展示学生现场活动操作并进行评价。
捕捉两组学生的现场操作(一组操作正确、一组操作有误),手机拍照上传,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4)分析学生记录单。(手机拍照上传)
提问: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有针对性地选择两组数据,一组数据要求抓住的次数差距明显,一组数据抓住的次数一样或差距较小)
质疑:这组数据基本一样
那是不是1号同学和2号同学的反应速度一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么进一步来验证一下!
2.做一个有数字的“反应速度尺”
(1)思考: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我们要在刚才的“反应速度尺”上标记一些数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标呢?
(2)学生自行制定标记数字的方法(指名学生发言,教师在白板上标注)
(3)师生交流评价几种标记方法,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例如:是否要标记0;1-10的数字从哪个方向开始。确定抓到数字大的反应快还是抓到数字小的反应快,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得到解决)
(4)学生在“反应速度尺”上标记数字。(同桌2人制作1条即可,制作完成后以端正的坐姿示意老师)
3.小组合作,开展游戏,收集数据。
活动二:比比看谁的得分高
(1)过渡:反应速度尺已经标记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得分高。
(2)出示合作要求(指名学生朗读)
四人一小组,两人玩游戏,一人统计,一人记录。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收集数据(指名小组成员到台前进行分工汇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得分记录从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中,找到相应数字贴纸贴在班级记录单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提问:仔细观察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根据颜色和总分进行分析)
(2)师生、生生进行评价共同补充。
(3)得出结论:强化训练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1.学生观看《抓尺子》游戏视频。
2.研讨:你玩“抓尺子”的游戏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
3.说一说在玩游戏时应注意什么?
4.观看视频《温馨提示》
5.同桌两人一组玩抓尺子游戏,每人抓10次,并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6.观察比较错误操作和正确操作,明确方法。
7.对比分析记录单,初步得出结论,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
8.学生质疑:抓住尺子的次数一样,但反应速度不一定一样。
9.自行制定标记数字的方法,统一游戏规则,解决抓到数字大的反应快还是抓到数字小的反应快这一问题。
10.在“反应速度尺”上标记数字。
11.一人朗读合作要求,然后四人一组,小组长分工后开始游戏。
12.三组学生,逐一上台展示记录单,并按照自己的得分记录从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中,找到相应数字贴纸贴在班级记录单上
13.观察班级统计记录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播放《抓尺子》游戏视频
播放《温馨提示》的演示视频,直观形象的呈现玩游戏注意事项。
用教学助手中的互动课堂,手机随堂抓拍学生操作,上传并展现在白板上。
手机拍照上传学生记录单进行展示。
运用电子白板的图片展示、批注等功能,探究如何在速度尺上标记数字。
用白板里的动画及放映里的动画方案和自定义动画动态呈现活动要求,吸引学生注意力。
利用白板展台,让学生完全自主操作,展示并汇报小组活动数据。
此环节是在观看演示视频下,学生模仿操作,使学生初步体验反应速度因人而异,有快慢之分。
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后初步明确玩《抓尺子》游戏时要注意些什么,再通过播放《温馨提示》的小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玩游戏时的操作规则。
此环节通过抓拍学生活动时的错误、正确操作方法,形成对比,让学生再次明确在玩游戏时的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每次抓到“尺子”的部位是有区别的,为接下来在“尺子”上标记数字作铺垫。
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发现了标记数字的必要性,从而顺利地过渡到本环节。引导学生科学的标记数字,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体验亲身制定规则的快乐,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环节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光谱的原理,让学生从颜色上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从暖色渐变为冷色的过程,也就是反应速度逐渐变快的过程。其次从总分看,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猜测,为学生总结提高分数的方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三、研讨
1.说说你提高游戏得分的方法。
2.小结:从我们班级的记录单,你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但通过眼、手的相互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抓到“尺子”的次数越来越多,得分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身体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被训练的。 讨论:在刚才的游戏中是怎样提高得分的,这能说明什么?
课件呈现研讨话题。 此环节是对本课的一个总结,学生通过班级记录单回想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出身体的反应速度有快慢之分,并且经过多次训练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四、拓展延伸 观看抖音视频《运动项目训练》
谈话: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应速度慢,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但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 观看抖音视频《运动项目训练》,内化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 播放抖音制作的短视频《运动项目训练》。 此环节通过介绍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训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五、收获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白板课件呈现问题。 每个学生在同一节课的收获会有所不同,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测试反应快慢》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4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二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游戏、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过程中采取同桌合作、小组分工合作等方式,组织学生在3个游戏活动中进行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感知反应速度有快慢之分,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得以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为本,激趣为主。?
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先是引课的《翻拍手》游戏,然后是探究活动一:谁抓的次数多,制作有分数的反应速度尺,探究活动二:比比看谁的得分高。学生人人全程参与,游戏兴趣十分浓厚,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识。突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把握认知,适时调控。
通过课前的访谈得知,学生非常爱玩游戏,大都玩过《翻拍手》的游戏,所以聚焦环节很容易展开。在活动一玩《抓尺子》游戏中,我通过让学生先观看示范视频,说一说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播放《温馨提示》小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此游戏规则,以便顺利开展,学生活动结束汇报之前我又用手机直拍功能上传了刚刚操作中学生的错误与正确操作对比图,再次让学生明确操作规则。在活动一的扎实落实下,活动二我直接放手让学生尝试,没有过多讲解与示范。其次在活动二中,学生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每次成绩的累加。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有限,即便是简单的一位数连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运算。所以探究中,我提示学生抓紧时间完成数据的计算,小组合作帮助检查。留给学生充足的计算时间,在班级记录单的总分计算时,遇到后面较大数据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适时用手势提示学生简便计算。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后学生有点疲劳时,我适时播放抖音视频《运动项目训练》,顿时切换一个角度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3.恰当合作,突出实效
引课游戏和活动一两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反应速度有快慢之分,我设计的是同桌两人一组活动。在活动二比比看谁的得分高环节中,由于设计到数据的准确收集与计算,我设计了四人一小组,由组长进行分工安排,两人玩游戏,一人统计,一人记录,四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学生活动很有时效性。
4.质疑生成,释放潜能
本节课在活动一的展示环节,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抓住的次数对比明显,一组数据抓住的次数一样或差距较小。差距较大的那组数据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谁抓的次数多谁的反应快,但是抓住次数一样或差距较小时,大部分学生思维定式会觉得抓住次数一样说明两人反应速度一样,差距小那么也会认为抓住次数多的那个学生反应快,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大胆提出不同想法。留心观察的学生就会发现抓住尺子的部位不同反应快慢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观点。其次,在标记反应速度尺数字时,我放手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并利用白板的标记功能把学生的想法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发现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明确科学的标记方法,此过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媒体共用,优化效果。
本节课我运用了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教学助手和互动课堂进行备课和授课,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实现了轻松的“教与学”。如:在活动一抓尺子游戏的示范介绍上,我直接以微课的形式展现,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看的清楚、直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利用互动课堂强大的手机直拍功能,将学生错误和正确的操作直接拍照上传,学生看到自己真实的现场操作很容易引发共鸣,再次明确自己该如何操作。同时利用手机上传学生学习成果,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方便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也喜欢教师随时随地关注自己。通过各种资源的并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优化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6.创新教具,提高效率
教材上演示用的“反应速度尺”是卡纸做的,还有些老师建议直接用的学生直尺。在实践中,我发现用卡纸做的“反应速度尺”比较软,在游戏中垂直下落时容易偏离,碰到抓尺子学生的手。学生尺又有点重,下落速度太快,学生抓住尺子的成功率降低。所以我准备了薄泡沫板上附贴纸,不仅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而且可以循环利用,节约材料。在“反应速度尺”上标数字,教材选择了5大格,标记了(2、4、6、8、10),在实践中发现学生收集的数据太接近,变化不明显。我改进为10小格,标记1-10十个数字。有利于最后学生收集不同数据,整体结论更加明显。
虽然这节课有很多突出的方面,但还是有一些不足:
1.数据的选取没能达到预期完美效果
在活动一学生记录单的选取上,我本来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抓住的次数对比明显,一组数据抓住的次数一样。但在操作过程中拍到的对比明显的那组数据没有上传成功,我临时又补拍了一张学生记录单,但是这张记录单上的两组数据差距不太大,对比效果一般。在活动二填写班级记录单时,选了三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其中一组学生的数据中没抓住的次数有点多,导致班级记录单单次总分整体变化有一处波折,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所以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有了一定的困难。
2.班级记录单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自制的班级记录单本想利用光谱的原理,让学生从颜色上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从暖色渐变为冷色的过程,也就是反应速度逐渐变快的过程。但是由于本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未能从颜色上得出这一结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懈努力,把不足变成优点,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