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12:3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起点和终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共同的起始点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2.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教学难点:
1.应用起点和终点进行跳远距离的比较。
2.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讲故事。
小青蛙蹦蹦和跳跳跳远比赛,却无法分出胜负。
提出任务:通过闯关,帮助蹦蹦和跳跳进行公平的比赛。
2.介绍小帮手——纸蛙,并通过视频教学生使用纸蛙。
二、第一关:纸蛙跳远比赛
1.学生活动:两人进行纸蛙跳远比赛。
分发纸蛙,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2.学生展示跳远比赛方法。
①公平比赛的要求:起点。
②比赛结果的判断:终点;规定终点的确定:离起点最近的点。
③三次跳远的结果如何进行比较记录:在终点画线。
三、第二关:跳远大王
1.提出问题:全班挑选“跳远大王”,该怎样进行比赛?
2.学生回答。
3.为了比较全班的跳远结果,引出工具——纸带,视频介绍纸带的“本领”。
分发实验材料,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
①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
②选择一组同学展示“如何通过比较纸带判断哪只纸蛙跳得最远”。
③全班四人小组进行比较,并评选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④小结并提醒学生将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三、课后延伸。
这节课通过起点和终点的学习,进行了青蛙跳远比赛,课后,小朋友们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跳远比赛,选出我们班级中的跳远大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