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测试反应快慢》是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四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对应课标中的第10条大概念“人体有多个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生命”。该概念在一二年级具体细化成“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学生们在认识了人的五种主要感觉器官及作用后,教材以“抓尺子”游戏作为研究主体,以“数据”作为研究支撑,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看看谁抓住尺子的次数多,二是看看谁抓住的分数高。本设计在教材的基础上,设置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抓尺子,并借助直观的柱状图呈现抓住的情况,希望孩子在对比体验中更好地理解综合使用感觉器官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指向大概念的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要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是低段科学课里碰到的第一次。二年级学生因其身心特点在面对数据时存在诸多困难。
学生特点
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动手能力弱
好胜心强
1.收集有效数据存在困难
学生在玩“抓尺子”的游戏过程中,“尺子斜放”、“手提前碰到尺子”,“故意加速落下尺子”等原因会导致收集的数据缺乏有效性。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2.
不理解“反应尺”上的数值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试教课上,教师直接提供有数字标识的反应尺。课后,教师随机选择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有5个学生里面,有3个并不清楚反应尺上的数值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3.无法对“很多”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个体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所以集体论证还是要基于“大数据”,但孩子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对“很多”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数据呈现过多反而影响孩子对概念的建构。
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可能碰到的困难,教师需要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指导孩子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观点的过程,让理性思维(实证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种子得以萌发。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进一步体会到感觉器官在接受外界刺激时会帮我们做出反应。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发现“多种感官”和“单一感官”参与时反应快慢的不同。
3.通过反复的抓尺子,感受到练习能帮助提升反应速度。
4.通过游戏与现实的对接,意识到反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对人体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发现“多种感官”和“单一感官”参与时反应快慢的不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观点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为每2个孩子:①无数字标识的反应尺;②有数字标识的反应尺;③测试记录表。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活动
感官操——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眨眨眼、点点鼻、摸摸耳、合上嘴、坐坐好!
课堂教学
(一)导入
1.尝试——请1位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抓棒棒糖。
①闭眼,没提示;②闭眼,提示“放”;③睁眼,提示“放”
2.思考——为什么抓不住棒棒糖?
3.揭题——快速做出反应是抓住的关键,测一测大家的反应速度到底有多快!
探究
活动一:测一测能抓住几次?
认识测试工具——反应尺(无数字标记的)。
明确测试方法——借助微视频明确三种测试方法、记录要求。
清楚注意事项——裁判员的操作注意事项。
测试抓住次数——两人互测,裁判员将结果记录在“测试表(一)”。
整理测试结果——哪种方法抓住的次数最多,把“磁贴”贴在对应的方法栏。
讨论测试结果
①层次一:汇报个人数据,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层次二:观察全班数据,讨论为什么大部分人用方法三抓到尺子的次数最多。
③层次三:分析“哪些感官参与了反应”,讨论3种都参与就一定能抓住尺子吗?
活动二:测一测能抓住几分?
精确测试方法——不同位置反应速度不同,标上数字更好比较。
统一计分办法——讨论有可能出现歧义的计分情况。
测试抓住分值——领取有数字标记的反应尺,把结果记录在“测试表(二)”。
选出反应达人——根据测试结果选出反应最快的几人,颁发奖章。
分享高分秘诀
①层次一:抓到高分的那一次是怎么做到的?
②层次二:与开始比,反应速度有没有变快?怎样让反应速度变得更快?
(三)拓展
链接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快速做出反应?
课后探索——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反应的快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堂上进行的应是“儿童的科学”,即在充分体现科学本质的同时,也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的需要。科学是理性讲求证据的,而二年级孩子是感性讲求形象的。本节课通过有目的地规划课堂的理性层级,对应搭建适合低段学生的感性活动支架,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
“有趣”与“有效”的平衡
“抓尺子”游戏让本课自带“有趣”属性,孩子们乐在其中。“数据”作为本课的研究支撑,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有效”。只有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全面,才能促使孩子的概念发展,更好地启蒙孩子的理性思维。本设计采用了以下三个策略,在不降低趣味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数据的有效性:①改进反应尺材质,避免尺子下落过于轻飘;②借助声情并茂的微视频,直观演示操作要求;③创造裁判员的角色带入感,引导孩子尊重测试,真实记录数据。
二、
“感受”与“数据”的平衡
在整个磨课过程中,设计上经历了“重数据,轻感受”—“重感受,无数据”—“有感受,有数据”的变化。第一个版本:希望通过比较前后测数据指向“练习能使我们的反应速度变快”,发现整堂课过于理性,完全围绕数据进行,且数据过于复杂,忽略学生的体验感受。第二个版本:去除了数据,重在学生抓尺子的感受而无集体数据呈现的过程,教师引导明显变得轻松,但少了科学味。现在的版本:在重视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引导二年级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集体数据的呈现是论证的可视化出发点,是帮助孩子们对事实进行合理分析的有力佐证,是促使孩子理性思维品质发展的推进器。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孩子寻找“抓住次数最多的方法”来简化数据量,选择操作简便的“磁贴”让孩子呈现自己的数据,最后形成维度单一的柱状图。使得“集体数据”成为“个体感受和数据”的一个有效补充。
三、
“操作”与“方法”的平衡
前期试教过程中,学生们操作目的性明确,知道抓到的数字越大,代表反应速度越快,但并不理解两者之间真正的内在联系。后期,对“活动一”提供的反应尺做了调整,改为“无数字标识的反应尺”。当学生面对“抓住的次数一样多,他们的反应速度是不是完全一样快?”的问题时,他们就开始思考“抓到的位置不同”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让测试变得更加精准(标上数字)。从活动一的“无数字标识的反应尺”到活动二的“有数字标识的反应尺”,学生们不仅仅是在“内容”和“操作”上有递进,而且多了一种“科学方法”的习得。
【后记】
从板书来看,柱状图的效果非常明显,很有说服力!但是作为执教者很想弄清为什么会有7个学生用“闭眼,无提示”的方法抓到的尺子数是最多(或并列最多)的。课后,我翻找了几个学生的数据,整理如下表。至此,我也就理解这些“意料之外”的磁贴是怎么来的了。感动于学生们能在“个人测试数据“与“自我隐含设想(睁眼抓住次数应该最多)”相冲突时,选择如实记录,将自己的数据与去全班数据进行比较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想这就是“实证意识”和“批判思维”最早的萌芽。
姓名
方法一抓住次数
方法二抓住次数
方法三抓住次数
备注(磁贴贴的位置)
赵子明
1
0
0
贴“方法一”
汤笙同
1
0
1
贴“方法一”和“方法三”
严煦贺
1
1
1
三种方法都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