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桐叶封弟辩
柳宗元
一、作者名片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
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又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先贬永州,后贬柳州。著作有《柳河东集》。
贡献: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与韩愈并称“韩柳”;
在诗歌方面,他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议论文、传记、寓言都有佳作。
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情深意远,多有所寄托。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二、背景回放
身处江湖,心系现实
王叔文等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藩镇和宦官集团的利
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所以“永贞革新”不到半
年,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
被贬后的柳宗元并没有消沉,而是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无,指其失,其中也充满对现实政治的关心。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
”周公曰
:“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传者:编写史书的人
。
以:拿,把
戏:开玩笑
以封汝:以之封汝
活动一
积累文言知识点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耶,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
乎?
意:认为
然:
这样
以时:
按照一定的时机,及时
成:使……成功,促成
乃:就
中:
合适、恰当
其:
表反问,难道
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以(
认为
)
苟(
苟且,随便
)
设(
假设,如果
)
寺(
同“侍”,近侍、宦官
)
德(
这里指言论行动
),
何若(
怎么样
)
当(
恰当
)
易(
改变
)
要(
关键
)
教(
教唆
)
遂过(
把错误想法变成现实
)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
意:
认为
道:
正道
从容:
行动举止
优乐
:嬉笑言谈
大中:
道德规范
辞:
找借口开脱
驰骤(
使……疾驰,催促
)
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克(
约束
)
号(
名号
)
直(
只,只是
)
缺缺者(
耍小聪明
)
1.“辩”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柳宗元要辨析的是什么事?
明确:是《吕氏春秋》和《说苑》等史书上关于“桐叶封弟”的故事。开头就明确树立了辩驳的目标——“古之传者”,且叙事简洁。
活动二
探究“辩”体的写法
2.
对于“桐叶封弟”这个故事柳宗元认为“吾意不然”(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仔细研读第二段,你认为柳宗元主要从哪个人身上发现了漏洞?分哪几层来辨析的?
周公。先从正反两方面,分别从“当封”和“不当封”两种情况分析,论证无论如何此等大事都不应在成王“戏”的时候决定。
再进一步,以“且”将文意向前推进一层,并以假设论证(妇人、宦官)来证明一定要“举而从之”的荒唐。
接着,正面提出中心观点,“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并且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总之,这一段以批驳史书上周公的行为来辨析此事的“不可信”。
“先驳后立”的思路
论证角度
层次
论证内容
批驳传说
第一层
王之弟当封,周公应及时告诉成王,不要等成王开玩笑时才促成此事
第二层
王之弟不当封,周公作为圣人,就不应该把玩笑当真
第三层
如果成王把桐叶封给妃嫔或身边近臣,周公难道也促成此事吗
阐明观点
第四层
天子是否有德,要看他如何做事
3.第3段分析此事“不可信”的写法与第2段有何不同?
这一段先提出自己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该会有的做法,是“以道(引导),从容优乐,要归之于大中”。主要是从正面阐述一个正道直臣应有的做法,是既不会逢迎君主之失,也不会逼迫他行事(即逼迫他封幼弟)。
如果说第2段主要是批驳史书中的记载上周公的行为错误,主要是“破”;实际上,第3段即是“立”,是正面论证一个忠臣应有的做法。
4.第4段只有短短一句话,你能读出它有哪些意义?
它看似闲笔,其实很重要。它说明同一件事历史记载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读史读书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些史料是否合情合理。另外,在结构上,它与第二段“吾意不然”形成呼应,成了第三段“故不可信”的注脚。短短一句话,使文章陡生波澜,摇曳多姿。
活动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柳宗元作为古文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崇尚的是“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写文章要关心时务,弘扬儒学,重视人生,积极变革社会。他曾参加永贞革新,力图矫正时弊。
你认为本文最能体现柳宗元革新精神的是哪一句?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
一、通假字
王以桐叶戏妇寺
(“___”,同“___”)
寺
侍
【课后作业1】
文言知识点整理
二、词类活用
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
(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
_____
使……成,
促成
﹒
三、古今异义
1.必从而成之耶
古义:_________
今义: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
目的等
听从并且
﹒﹒
2.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
古义: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还指成
年男子
泛指人
﹒﹒
1.驳立结合,立意巧妙。
本文先驳后立,驳得透彻,立得自然。作者表面上像是辨别史料的真伪,实际上是在辩论史实的是与非。表明的态度是:作为臣子,对君王的命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只知道去落实。
【课后作业2】整理本文的论证特点
2.表述简洁、斩截。
本文对事情的概括简洁明快:“成王以桐叶与小
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
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对事件的定性和评议用语斩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气
魄。
议论文中要避免以叙代议。
请概括本文所能体现的柳宗元的思想及品质。
思想:天子的言行如果不恰当,就应该及时改正,而不是将错就错。
辅佐君主要使他符合“大中”(道德规范)。
品质:敢于质疑古代作品,敢于质疑君上的绝对权威性,勇于变革、锐意进取等。
【课后作业3】素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