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教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情感;
2、 学生为主体研讨。
教学重点:
诗作的艺术特色。(三、四两句实而不拙,五、六两句虚而不浮的艺术效果)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
二、作者简介:
杨炯(650-639),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为“初唐四杰”之一。其五律工整雄健,尤为擅长。胡应麟《诗薮》以为“虽神俊输王(勃),而整肃雄浑,究其体载,实为正始”。《从军行》是乐府旧题,该诗很好地体现了杨炯五律的特色。诗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三、试译:
参考译文
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 壮士的心怀不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动地风声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四、讨论:
1、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2、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3、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4、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至于这场战争是不是胜利诗人没有写,不过读者却感觉到了胜利——这又是从最后两句体会出来的。“言而有尽而意无穷”(苏轼),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五、小结:
1、跳跃式的结构。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2、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预习《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共18张PPT)
从军行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形式上:格律诗 七言绝句
题材上:边塞征战诗
1. 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之一。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李颀《古从军行》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征战环境的荒凉苦寒)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征战将士的思归情怀)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
五步读诗法鉴赏:
(一)读标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 平调曲》旧题。
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二)读作者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开元二十七岁年(739),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唐代七绝数王昌龄写得最好。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
(三)读注释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
长云:天空大片的阴云
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汉武帝曾派使者把守,不准西征将士擅入。所以玉门关在当时已成了远征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所寄。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此处借代,指侵扰西北的敌人。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勾结匈奴,阻挡道路,多次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用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
(四)散文化诗意
青海湖的上空,大片的阴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晦暗无光;越过雪山,放眼远眺,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在漫漫黄沙中,将士们数百次与敌军交战,连坚固的铠甲也被磨穿了,但是,不击败敌人最终不会回家。
(五)抓诗眼,明情感
1.本诗的诗眼是哪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一、二句侧重写的是什么内容
描绘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首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艰苦,境界壮阔而又有些迷蒙暗淡,感情悲壮,含蓄丰富。
第二句结合“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和在历史上的特定寓意,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因为玉门关是出入西域的交通要塞,是筑在边境用以防御敌人进攻的关隘,所以这一句融合了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以及由此牵引而出的思乡之情。
3.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请作具体的分析。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黄沙漫漫,沙尘滚滚,写出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艰苦;“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
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密,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4.第四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借代。用“楼兰”借指西域的敌人;整句用典,借汉喻唐。
尽管将士们在此戍边时间漫长,战事频密,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尽管金甲磨穿了,但是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最后一句通过用典,充分表达了戍边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豪气冲天,令人振奋。
5、一二句和三四句各侧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一二句情景交融
三四句用典、直接抒情
小结:
1.本诗语言精练而内容丰富。在四句28字之中,写尽了边塞景色的荒凉,孤城戍守的艰苦漫长,战争的频繁和残酷,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思乡盼归之情,都浓缩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言少意多,精炼丰富。
2.境界阔大,气势磅礴,感情悲壮,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和思乡盼归之情,充分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思想特色。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一共六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等)
③选材剪材;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