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读《月下独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寂寞。
【知识链接】
1.披文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披文入情”就是要拨开表面的文字深入到作者的心灵世界。
2.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自主学习】
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4)酒入愁肠, 。(范仲淹的《苏幕遮》)
(5)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2.将《月下独酌》中你存有疑惑的字句记录下来,小组内讨论。
3.诗歌创作离不开想像,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想像。读诗要充分调动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对诗歌进行如临其境的体味,才能准确地真切地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请融入你的联想与想象,揣摩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将《月下独酌》改写成散文。
【合作探究】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几句?仔细琢磨,写下你对它情有独钟的理由。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内心极度的孤独,也有人说此时的李白并不孤独,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和依据。
【巩固练习】
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补充注释:
尽:没有了。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厌:满足。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渲染了怎样的意境?(4分)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使用的是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答案:
1.诗的前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意境?(画面+意境特点+感情)
答:高高的天空中鸟儿们飞得无影无踪,仅剩的一朵孤云也悠悠的飘走了。 这两句诗渲染出了一种空旷幽静寂寥的意境,写出了诗人的孤独。
2后两句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手法+解说+感情)
答:运用了拟人手法,人看不够山,山也看不够人,赋予山以情感,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惜惜相怜的知己之情;还运用烘托,只有山与人相知烘托知己之少,表达了极度的孤独。(共16张PPT)
月下独酌
李 白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独酌”.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赏析“邀”字。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
→醉后分散→永结相期
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艺术技巧:
总之,这首诗以乐写愁,以闹写寂,以物为友,
以群写独,起伏自然的构思和反衬手法结合在一起,成就了这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