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了解诗人感情。
2、理解本诗的四个典故的含义
3、背诵、默写本诗。
一、作家、作品简介:
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都是唐室宗亲,但因年代久远,家境已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2、感觉李商隐
昨夜的星辰 又被昨夜的风吹落(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边的追忆 依旧是当初的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丹山路上 雏凤清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夜雨秋池 相思难寄(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的落寞 化作无数无数的无题
吐丝成茧 烛泪成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云鬓暗改 夜吟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赏析】
李商隐的七律中,这首诗写得较有气魄,表现了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他虽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诗中多用典故,这是他作诗的特色,但此诗流畅明快。《蔡宽夫诗话》载:“王荆公晚年这次喜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永忆……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李义山诗集辑评》引朱彝尊曰:“通首皆失意语,而结句尤显然。……第六句尤奇,后人岂但不能作,且不能解。”纪昀曰:“刺同侣猜忌之作。”《昭昧詹言》:“此诗脉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间之者。然用事秽杂,与前不相称。”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 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三、问题探究
1、试分析王安石最喜欢“永忆江湖悲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警句的原因。
因为这两句通过错综巧妙的句式,有力的把回转天地的慷慨豪迈的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样截然不同风格统一了起来;把辽阔无比的“天地”和小如一叶的“扁舟”加以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2、试分析本诗各联的特色
首联:壮阔。颔联:感伤。颈联:检定。尾联:愤慨。
3、清人朱鹤龄概括出李诗的特点为“沉博绝丽”,试分析“沉博”这一特点
表面看来,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个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再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性人物,接着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共20张PPT)
朦胧隐晦 以简驭繁
李商隐诗歌之美(一)
安定城楼
文附质,质待文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更是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时代在进步,诗歌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中
发展。唐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杜甫之后有了
李商隐才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境地。
--------------马茂元
: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安定城楼
先试着独立 泡开李商隐《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朦胧隐晦
难解处正是我们理解此诗的突破口
读注释理解《安定城楼》
贾谊
汉代洛阳人,少有才学,汉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为朝臣所忌。他在做梁王太傅时,曾上书议论时政,中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的话。他的意见并未为朝廷所重视,所以这里说“虚垂涕”
王粲
为建安七子之一,汉末长安大乱,往荆州依附刘表多年,颇不得志,曾于春日登城楼,有感于远游不遇,作《登楼赋》以抒怀。
“扁舟”乃是暗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辞爵乘扁舟泛五湖的故事。。
惠子为梁相,庄子去看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来了是想谋他的相位。惠子大惊,就在国中搜查庄子。搜查了三天三夜没找到,这时庄子去见惠子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凤凰),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猫头鹰)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明确术语 用典
诗文里引用古时候的故事或诗句。
四分之三篇幅用典
有的明用一看便知,
有的暗用不露痕迹
正确理解典故
再读课文 披文入情
所以,本诗用典故隐晦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不得志的感伤,伟大的抱负,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情怀,同时对群小的讽刺和对遭受打击排挤的愤慨。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从师于令狐楚,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最后,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注释里的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情感,作者那么多人生经历,社会的繁杂,都浓缩在只言片语的典故中。
以简驭繁
朦胧隐晦
以简驭繁
李商隐诗歌用典之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