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卜算子 咏梅
词两首
踏雪寻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注
释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 释
归:回来;
到:回来;
已是:正是;
犹: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争:掠夺;
报:传达;
烂漫;这里形容盛开的样子.
丛:聚在一起的(花);
笑:欢笑。
归和到都是指回来的意思,风雨明显是指春风春雨,飞雪当然也是春天的雪;悬崖百丈冰和花枝俏是指两种不同的风景在同一时间并存,并且也是赞美寒梅那种傲凤斗雪的精神和气势。下阙更多是从梅花的高洁品质来说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争名夺利!
暮春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转眼间,冬末漫天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回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词 意
赏 析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
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作者】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他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生平诗作逾万首。四十六岁入蜀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其后为四川宣抚使幕僚远至南郑(今属陕西)前线,诗风由此一变。他特别珍视蜀中十年的生活。诗集因此题名为《剑南集》,以志纪念。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临终犹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诗以豪迈雄放为主导风格,词则兼备豪放、婉约之长。
注 释
驿: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断桥:残破的桥.
寂寞:孤单冷清.
著: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苦:竭力,尽力.
一任:任凭.
零落:凋谢.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词 意
陆游《卜算子·咏梅》欣赏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让读者在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
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总 结
比较阅读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好美的诗!大家不想自己写一写么?
书香咏梅
叹今朝
满江红 咏梅
花来春未至,道一语,冬风破。
愁多怨极,等闲吟,一年芳意。
追往昔,叹今朝,红梅碎。
恨冬风无处,乱了花,人憔悴.
点点红梅,带风借月。
酒魂断,叹香如故。
念奴娇 咏梅
莽莽雪原,傲腊梅,平添几分春色。印染红尘三百万,使得周天炽热。寒冬之韵,银装素裹,何处寻姿色?独有腊梅,保持几分活泼。
而今我谓梅花,不要此傲,只求此执着。不见当年诸英雄,却知意义深刻。人生在世,日月如梭,年少又几何?毋须多言,且看世间善恶。梅花正盛朵。
梅
雪月风花倾绝代,
秋水化骨剑为神。
寒世不羁乱春雨,
暗香如尘凋人间。
菩萨蛮 梅
寒风雪雨霜,傲雪映冰晶。崖边清风梅独生,不想悬冰万丈。春来冬去冬来春,紫身红衣,又添白芸一片,
天生暖季不显明,冷冬无花屹立红。傲梅洁身,白雪覆,又加红,看天下豪士,独尊于风霜之中。
今朝有酒今朝醉
踏雪寻梅无意归
吟诗作对卜算子《咏梅》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当堂背诵两首《咏梅》。
2、品味毛泽东《咏梅》含蓄生动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悟梅花形象的意义,学习毛泽东善待逆境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
1、从比较两首《咏梅》研讨毛泽东的“反其意”,学习毛泽东善待逆境的精神品质。
2、品味毛泽东《咏梅》词含蓄、明丽的个性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毛泽东对陆游《咏梅》词之“意”的“反”。
2、学习毛泽东《咏梅》词语言含蓄、明丽的个性。
四、教学时数和基本思路
1、教学时数:1课时。
2、基本思路:根据文体特点,你采用“猜诗谜-研诗谜-写诗谜-找诗谜”的环节安排,让学生认识语文丰富多彩,语文就在身边,培养语文兴趣。研讨中,注重教法和学法指导。
五、教具
小黑板或幻灯片、录音机、《红梅赞》乐曲等。
六、教学过程
(一)猜诗谜——兴趣导入。
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猜谜,都是猜谜高手。这节课我们就来猜谜。请猜下面这两个诗谜。(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打一化学物质(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打一树木( )
〔谜底:石灰;柳(树)〕
这是两个诗谜,都出自古代诗人之手,作为谜,含蓄又耐人寻味;作为诗,读起来琅琅上口。下面请大家再猜两个诗谜。(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2,内容是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词)
(播放朗读录音,再猜诗谜。谜底:梅花。然后补写词牌和题目、作者等,简单解释“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二)研诗谜——合作探究。
1、研读陆游词。
(1)整体感知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孜孜以求的收复中原,报效国家,却屡遭主和派打击、排斥,晚年甚至受到好友杨万里的诗讽。他一生很爱梅花,因为梅花象征着气节。他的这首咏梅词正寄寓了他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在孤独和寂寞中,他坚守心灵的恬定;面对悲剧性的消亡,他矢志不渝。
(2)师生互动
①再听范读或放录音。要求轻声跟读,体会停顿、节奏、重音、语气、语速。
②自读三遍,看谁能背诵。
③男生齐背一遍。
④结合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⑤学生就疑难提问,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提示补充。(预估词语有“断桥、群芳、妒、零落、故”等。)串通文意:〔上阕〕在寒冷的驿站附近的断桥边,有一株梅花孤独地开放着,没有人培护欣赏它。已是黄昏时候了,梅花独自含愁,遭受着风雨的侵袭。〔下阕〕梅花不想跟百花争春斗艳,任凭百花来妒忌。即便它凋零飘落,成泥作尘,那芳香也像原来一样,永不改变。
⑥品味词句,体悟感情。请一个学生作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当提示,完成“陆毛《咏梅》比较表”中“陆词”部分。(出示小黑板3或放幻灯片,见下表)
陆、毛《咏梅》比较表
陆 词
毛 词
生长环境
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
悬崖百丈冰,飞雪
拥有感受
寂寞,独自愁
自得、自在、自信、自豪
命运结局
无主,著风雨,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香如故
花枝俏,迎春,不争春,报春
山花烂漫时,丛中笑
精神气质
洁身自好,坚贞不渝,
九死不悔,壮志难泯
坚贞不屈,昂扬乐观,
无私坦荡,大气洒脱
⑦总结陆词,开启对毛词的研读。陆游以心读梅花,梅花融入他的心中。陆游化为梅花,花艳人亦艳,花香人亦香。我们已无须辨何处为梅花之质,何句为陆游之情。他身处逆境,报国无门,却不改恢复之志,为人为诗,骨气奇高,难能可贵。毛泽东处于1961年国际局势的逆境中,却对陆游的格调有所不满,“反其意用之”,反在何处呢?
2、研读毛泽东词。(播放《红梅赞》乐曲)
(1)整体感知
1961年,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有意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新中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悬崖百丈冰”的逆境,毛泽东逆流勇进,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他的《咏梅》托梅言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决心。“花枝俏”在于装点江山,温暖人间,在于“不争春”只报春,在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不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洒脱、大气、无私坦荡吗?正因此,他赢得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尊敬和爱戴。
(2)师生互动
①老师朗读或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体会停顿、节奏、重音、语气、语速。
②自读三遍,看谁背得快。
③女生齐背一遍。
④结合注释,看彩图(或放幻灯片),自己疏通课文。
⑤学生就疑难提问,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提示补充。串通文意:〔上阕〕风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飞雪又迎接春天到来。悬崖上已结下白大坚冰,却还盛开着俏丽的花朵。〔下阕〕这花朵虽然俏丽,却不与百花争夺春光。她只把春天的消息报告人间。特到山花灿漫的时候,她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⑥品味词句,体悟感情。请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提示,完成“陆毛《咏梅》比较表”中“毛词”部分。(参考答案见前表)
⑦总结毛词之“反”。(出示小黑板4或放幻灯片)
毛泽东“反其意”,第一,反在所面临的环境、局势不同,“悬崖百丈冰”比黄昏风雨严峻多了。如此逆境,既更加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清醒估计,又更加衬托出梅花及全词的乐观昂扬的风貌。第二,反陆词中的孤独、寂寞、愁苦感,写出了梅花生命的旺盛,傲视逆境、顽强挺拔、自得自豪之感。第三,反陆词的悲剧感。陆词的悲剧感层层加浓,最后梅花成泥成尘,只留下了香气,保持了高洁的灵魂,但事业失败了。这是志士的悲歌,报国无门的长叹。毛词着眼于梅花的迎春、不争春、报春、“山花烂漫”“丛中笑”。这是多么浪漫的诗意啊,多么乐天自得啊!第四、超越陆词洁身自好,坚贞不渝,九死不悔的情怀,创造了无私坦荡、大气洒脱的新形象。总的来说,历代咏梅难有独辟蹊径之作,陆游已添悲剧新意,而毛泽东“反其意用之”,独创逆境之花,报春之美,刚柔并济之神(百丈冰中一俏丽),气宇非凡之韵,堪称超越百代咏梅之极品。好,让我们齐背毛泽东《咏梅》。
⑧齐背毛泽东《咏梅》。
⑨品味词句,加深认识毛泽东的精神性格和文字功夫。
比较课文与原稿“已是悬崖百丈冰,独有花枝俏。梅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思考:为什么用“犹”“俏”好呢
明确:“独”虽能显示梅花不畏严寒的英雄气概,但毕竟有孤独的色彩。改为“犹”,不但没了这个感觉,反而多了生命旺盛、顽强、不屈、自豪自得,与前句语气的衔接也更连贯的感觉。上阕隐“梅”不露,下阕如言梅,既不必要,又少了几分含蓄之美。改为“俏”,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与上句尾字“俏”形成顶针修辞之美,读来韵味更浓;二是既增添了前头温暖、告慰人间的贡献,又强调了下文不居功自傲,只望万花竞放、万山红遍的坦荡情怀;三是俏字重用,一再强调,平添独特美感。“俏”为俊俏,形容女性体貌姣好,为女性专用,和“悬崖百丈冰”对抗,就有了阳刚之美,或说刚柔相济之美。
3、达标反馈(与后边的“巩固练习”一起打印好,课前发放)
①下面诗句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D)。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已是/悬崖/百丈冰。C、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②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D)
A、犹有花枝俏(还) B、咏梅(歌咏)
C、更著风和雨(遭受) D、无意苦争春(苦难)
③下面对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犹有花枝俏:还有开放的俏丽的花朵。
B、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站附近残破的小桥边,有一株梅花开放着,没有主人。
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没有心思竭力争夺春光,任凭百花来妒忌。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飘落之后化成泥尘,只有香气的缘故。
④“犹(独)有花枝俏。俏(梅)也不争春。”加点字换成括号内的字好吗?为什么?(答案见上)
⑤用《咏梅》中的词语和句子填空。陆词中的梅花形象是: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无意苦争春、香如故。毛词中的梅花形象是: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丛中笑。
⑥陆、毛《咏梅》都托梅言志,陆词中的梅花象征了洁身自好、坚贞不渝、九死不悔、壮志难泯的主战派。毛词中的梅花象征了逆流勇进、无私坦荡、大气洒脱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坚贞不屈、昂扬乐观的精神品质。
4、学习小结
①内容总结:从《黄河化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无上英勇:善待逆境、逆流勇进、充满自信、迎接挑战;从俏立悬崖百丈冰的梅花,我们除看到他上述精神品质外,又领略了他的自得自豪、无私坦荡、大气洒脱。
②方法归纳:理解诗意,要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要善于抓关键性词句。陆毛《咏梅》中都没有出现“梅”字,却字字句句都写“梅”,这就是诗歌的含蓄美。象这样的咏物诗,暂时去掉题目就成了谜语,所以老师把它们叫做“诗谜”。你能写个诗谜让大家猜吗?请动手吧!
(三)写诗谜——延伸拓展。
1、可以写成新诗谜。可以写黑板、粉笔、橡皮、蓝球、水、石头等。写后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猜,教师也可读自作诗谜让学生猜。
2、巩固练习。读下面的两个诗谜,回答问题。
甲:左看右看/越看越觉得/你是一条站起来的河滩/抗不住地心引力/才改变从西往东的方向/从上往下流着/不幸/不再流向热情呼唤的大海/却溅落到又聋又哑的古潭/乃由新鲜而入永恒/一日有如几千年/几千年又有如一日/更在永恒中保持新鲜/你为智慧的李白留下了悬念/相信更大的引力属于太阳/会不会有朝一日你竟跃出/原来狭隘的轨迹/突然转身向它飞去/沿着彩虹拐个弯与银河汇合/流向无限丰富的混沌/流向烟波浩淼的无情空间/再没有新鲜/也再没有永恒/只在太阳的燃烧里/投入了最后销魂的一闪
乙: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即唐宣宗)
①请写出这两个诗谜的谜底:瀑布。
②甲诗谜中“你是一条站起来的河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好在哪里?(答:比喻。好在十分贴切地揭示了瀑布的外形特征和神韵。)
③如何理解“在永恒中保持新鲜”?(答:水落进古潭不走了,是“由新鲜而入永恒”;水虽然不再流走,却仍在不断地流,所以是“在永恒中保持新鲜”。)
④以“你为智慧的李白留下了悬念”,你想到李白的哪两句千古绝唱?(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⑤甲、乙两诗谜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说明人即使走在狭小的天地里,也要开拓进取;一旦有了机遇,则要冲出狭小天地,让有限的生命向无限的时空延伸,哪怕只是一瞬,也是有意义的。乙表达了排除万难、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答案不唯一)
(四)找诗谜——泛舟诗海。
课下搜集四首咏物诗,作简要分析,背给同学猜。(下面几首供参考)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2、佳色从容至,凌波一枝红。
身虽污泥里,冰洁吟高风。——《咏荷》
3、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
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王吉《咏竹》
4、钢铁骏马不停蹄,日夜前进不休息。
蹄声哒哒像战鼓,声声催人争朝夕。——《时钟》
5、胸中荷花,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长生不老,永远康宁。老娘获利,警惕家人。
五除三十,假满期临。胸有大略,军师难混。
接骨医生,老实忠诚。无能缺技,药店关门。——曹操“中草药”诗
(穿心莲、杭菊、满天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续断、厚朴、白术、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