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
足球-正面头顶球
课的
类型
新授课
授课
教师
吴刚
授课学生
高一5班
授课日期
2021.5.25
授课地点
田径场
学时数
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足球正面头顶球的动作要领,建立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正面头顶球技术,其中使30%的学生能较熟练掌握正面头顶球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前额触球与上体后仰
教学难点
顶球的准确性与身体的协调用力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
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纠错法
分组练习法
团队合作法
安全提示
1.排除不安全隐患,加强场地器材的清理、检查。
2.尽可能预计将要出现的受伤情况(拉伤、扭伤、挫伤、骨折),告知学生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伤害事件发生。
3.当出现受伤情况时:轻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并正确对待。重伤通知班主任、学校、家长并迅速安排就近就医。
课堂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准
备
部
分
5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2.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安排见习生。做小助手,辅助老师上课。
4.强调课堂教学安全:严格按教师安排进行练习,不得进行教学内容以外的练习。雨后上课,要注意场地湿滑。
二、准备活动
1.头部运动:前后左右屈/左右转头/环绕的练习;4
8拍
2.振臂运动:上下振臂4
8拍
3.胸部运动:挺胸/含胸的练习;4
8拍
4.髋部运动:前后左右顶髋以及绕环;4
8拍
5.腿部运动:4
8拍
正压腿
弓步压腿
侧压腿
6.脚腕运动:提踵4
8拍
三、球性练习
1.运球打招呼
2.脚内侧拨球热
3.脚底踩球
组织形式:
教学要求:
1.学生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集合时快、静、齐。
3.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1.教师采用背面示范和镜面师范相结合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教师利用口令和手势提示进行热身练习。
教学要求:
1.动作到位有节奏,尽量活动各关节。
2.积极主动,充分活动开身体,达到热身目的。
基
本
部
分
25分
钟
正面头顶球
1.讲解示范完整动作
动作要领:身体正对及眼晴注视来球,两脚左右、前后开立,当球运行至前额一臂距离时,膝关节微屈,重心置于两脚间的支撑面上(或后脚上)上体后仰两臂自然张开,下颌收紧,击球瞬间,两腿用力蹬地,腰部带动颈部用力前摆,用前额正面顶击球后中部。
(正面头顶球动作分解图)
2.组织学生练习
(1)自持自顶
(2)自抛自顶
(3)互抛互顶
(4)顶球进圈
迎面顶球比赛
游戏方法: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4m的横线,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排头手持一接力棒,两队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排成一路纵队,在横线外对面站立,各队排头手拿一足球,发球后,排头将球抛给对面乙组的排头,球一出手自己马上跑回本队排尾去,乙组排头用头将球顶到甲组的第二人,球一顶出马上跑回本队的排尾,依次进行。
组织形式:
♀♀♀♀♀♀♀♀♀♀
♀♀♀♀♀♀♀♀♀♀
♀♀♀♀♀♀♀♀♀♀
♀♀♀♀♀♀♀♀♀♀?
教学方法:
1.教师逐一讲解和示范正面头顶球的动作要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正面头顶球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请学生示范展示,并行比较分析和点评。
教学要求:
1.全体同学认真听讲并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1.听从老师口令先做顶球的徒手动作,再到两人一组自持自顶练习。
2.注意动作的连贯性:蹬地一上要体后仰一用力前摆一前额触球。
3.根据来球,选择好顶球时机,要利用身体的协调用力顶击球
4.先两人一组,一抛一顶,注意要动作的协调用力。
教学要求:
1.听从口令,积极认真。
2.动作到位,迅速捡球。
组织形式:
游戏规则:
顶球时
可以前后左右移动,但不能踏线;必须依次顶球;顶球失误后,要从失误者抛球开始。
结
束
部
分
5
分
钟
一、放松整理活动
1肩关节拉伸4
8拍
2腰部拉伸4
8拍
3腿部拉伸16
8拍
二、随堂小结
对课堂纪律方面、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
三、布置课后作业:
复习正面头顶球技术,预习抢截球动作方法和要点。
组织队形:
课后小结:
1.集合整队,听取学生对本课教学情况进行小结,了解学生今后学习的要求。
2.教师点评:小结本次课教学情况,鼓励各位同学,指出同学们动作的共性错误,并集体纠错。
3.宣布课后练习作业。
教学要求:
1.集合时快、静、齐。
2.注意力集中。
练习密度
43%
场地器材
田径场、足球
平均心率
120-140次/分钟
课后反思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合作探究和主动参与作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中都以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学习形式从单人的相互观摩到两人间的,逐渐增加到多人间的相互协作。课中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纪律观念淡薄,听到口令后没有及时做出反应,以后不仅要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学生。